在各路產業資本爭相布局以及大模型技術持續迭代升級的背景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拐點在哪?未來又將“進化”出哪些生態?近日,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做客《證券日報》深圳路演中心,接受了記者專訪。
盧瀚宸表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短期堵點在于技術,長期堵點在于成本。具身智能正推動人形機器人走向更多的應用場景,AI技術已成為加速具身智能發展的核心因素。預計2026年將成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真正的“元年”,2035年國內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達到百萬級。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期節目。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22:46 | 中國最大的零食連鎖零售商鳴鳴很忙... |
21:59 | 金健米業聚焦主業漸入佳境 一季度... |
21:57 | 格靈深瞳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7億... |
21:55 | 松井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5 | 精進電動: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5 | 輝煌科技: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5 | 蘭生股份: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 |
21:55 | 宜賓紙業: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中英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55 | 愛麗家居: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5 | 湖南海利:監事會決議公告 |
21:55 | 交建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