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1月5日晚間,美股上市的國內汽車交易和服務平臺團車網宣布了一項新的戰略規劃,稱將通過組建包括設計、研發、生產等在內的團隊構成新的電動汽車業務線,進入電動汽車制造領域。
對此,團車創始人、CEO聞偉表示:“隨著政策的積極推動,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和相關技術的逐步成熟,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快速提升。為牢牢抓住未來的消費需求,團車將以當前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多年深度運營的龐大用戶群體為基礎,對消費者深刻洞察,用覆蓋全國一線至縣域的銷售網絡,以及強大的銷售能力融入到未來的新業務中。我們相信,通過將現有平臺和正在組建的行業頂尖設計、研發及生產團隊高效結合,加上與各個潛在戰略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一定會實現協同效應最大化,讓團車在未來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團車網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電動汽車的品牌名稱等問題,將會在下次公布更多信息時候披露。我們現在和潛在合作伙伴處于開放性探討階段,如有進一步消息,公司將及時公告。”
此前,相較于資本不斷入局的二手汽車、汽車融資租賃領域,團車網所處的賽道有些冷清。再加上疫情影響,使得這家成立于2010年,并于2018年底在納斯達克上市,以車展為主營業務的汽車零售平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2021年初,團車網收到董事長兼CEO聞偉于2021年1月21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聞偉提議以每股4.25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公司全部已發行、聞偉尚未擁有的普通股。但到當年11月份,團車網又公告稱接到聞偉發出的通知,為了給公司開啟更多機會,決定撤回今年年初發出的私有化要約。
記者查詢發現,從2021年11月26日股價最低的1.7美元,到2022年的1月4日的3.02美元,團車網股價在27個交易日漲幅達77.65%。
此番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制造領域會不會是團車網咸魚翻身的機會?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其實,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空間還挺大的,傳統車市場是‘紡錘型’結構,中間價位的車較多,低端和高端車較少。但新能源汽車市場則相反,市場集中在高端和低端領域,中間價位的市場會比較小,成為一個‘啞鈴型’市場。這種新能源汽車高低端車型同時熱銷的‘啞鈴型’市場已經成為了一個突出特點。”
2022年伊始,造車新勢力們便紛紛公布了去年12月份及2021年全年交付情況。從數據來看,盡管造車新勢力在2021年不停洗牌,但小鵬汽車位居全年交付量第一,蔚來、理想緊隨其后居于第二、第三位,“蔚小理”依然穩占第一梯隊。
在新能源汽車成為車市主流的2021年,造車新勢力堪稱收官圓滿。但就在2021年12月31日,國家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有分析稱,新能源汽車或存在漲價的預期。
未來,這塊被行業預測2022年銷量將達5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蛋糕”會怎么分,目前還充滿懸念。
(編輯 崔漫 喬川川)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