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1月8日,36氪(NASDAQ:KRKR)成功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按發行價計算,市值近6億美元,成為新經濟產業ToB服務海外上市第一股。
作為最早支持36氪創立和發展的投資機構,九合創投自2010年底36氪成立起就參與其中,之后更是持續加碼。近九年的時間里,九合創投見證了36氪在新經濟浪潮中成長壯大的過程,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多個關鍵戰略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助力36氪發展成為服務中國新經濟參與者的領先企業。
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表示:“36氪一直專注做長期價值的事情,致力于提升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服務中國新經濟的各方參與者,這也是九合創投持續看好36氪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欣賞36氪團隊的創業者精神和踏實穩健的發展風格。我們期待36氪能保持長期心態,不斷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36氪創始人、董事會聯席主席劉成城在上市致辭中表示:“自2010年成立以來,36氪已經發展為服務中國新經濟參與者的卓越品牌和開創性平臺。新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們為培育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新經濟參與者社區感到自豪,并以賦能新經濟參與者實現更高的成就為使命。在我們標志性品牌的基礎上,我們期待加強在這一領域的領導地位,并推動我們的增長達到新的高峰。”
36氪首席執行官、董事會聯席主席馮大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36氪到美國上市對國內的內容行業、企業服務行業都會是很好的促進。他在上市致辭中表示,過去9年中,36氪把“對接”這件事至少做了幾十萬次,是新經濟行業最出色的紅娘、顧問和忠實伙伴。
記者注意到,36氪是服務中國新經濟參與者的卓越品牌和開創性平臺,面向初創企業、TMT巨頭、傳統企業、機構投資者、地方政府、個人用戶六大新經濟社群,通過拓展業務模式、提供定制化服務,促進社群間的鏈接和融合,加速信息、資金、人才、商業機會的加速流動,推進新經濟快速、穩健發展。
從最初編譯國外科技博客的網站起步,36氪發展迅速,尤其是在國內科技創業的浪潮下,快速成長為國內排名第一的創投媒體平臺,并進而轉型成為一家企業服務公司。
優質的內容創造能力和分銷網絡奠定了36氪業務的基礎。據招股書顯示,36氪在2018年發布了超過10.8萬篇自身產出以及來源于第三方的內容。截至2019年6月30日,36氪在12個月內通過自身平臺以及微博、微信、頭條、知乎等第三方賬戶,月平均PV達到了3.48億次。
媒體平臺也為36氪極大的擴展了數據入口,在精準提升優質創業公司和投資界對接效率的同時,36氪發現和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戶群體,迄今已有超過80萬家的企業庫資源。
通過媒體內容平臺,36氪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全產業鏈的服務。在業務層面,36氪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布局,主要為各個社群的用戶提供在線廣告、企業服務以及會員及訂閱三大類服務,并通過俱樂部、咨詢、整合營銷、線下活動等形式,連接和服務各個新經濟社群。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以來,企業增值服務已超過線上廣告費用成為36氪營收的主要來源。目前,36氪深入服務過的客戶已有數千家。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財富100強企業中有23家是其客戶,中國100強新經濟公司中有59家是其客戶,中國200強投資機構中有46家是其客戶。
王嘯表示:“智能互聯網時代,效率處于首要地位。我們相信36氪將運用其豐富的企業庫資源和分析等能力,能夠幫助企業精準營銷、降本提效、提升效率,未來也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降本提效和精準服務的價值。”
九合創投認為,企業服務和ToB領域的爆發性機會與結構性機會在于技術創新。通過利用數據智能對各個產業中的生產訂單鏈條重整和重新分發,中國任何一個細分產業的產業鏈都足夠大,足以產生百億美金以上市值的公司。
王嘯強調:“我們持續看好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背景下ToB領域,并認為技術端和業務端都存在大量的機會。未來幾年,ToB領域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一般而言,ToB領域的公司發展比較穩健,優秀的ToB公司會穩定地呈現增長態勢。”
(編輯 喬川川)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