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市公司的財報季正在成為“爆雷季”。美國當地時間1月28日,英偉達下調2018年四季度營收預期后,當日股價暴跌近14%,同日因市場擔憂行業下行風險加劇,英特爾、美光科技、高通、賽靈思等半導體龍頭股股價攜手走軟,2018年年中曾被譽為標普第一牛股的AMD也未能免受其害,28日股價大跌近8%。
半導體產業以2-3年為階段的行業周期或迎拐點,目前大型廠商將不得不調整經營戰略,5G、AI芯片、IOT(物聯網)等預計將為布局新方向。
美半導體公司業績展望不佳
日前,英偉達將2018年四季度的營收預期從27億美元下調至22億美元,而此次預警最令市場擔心的是,英偉達承認,“宏觀經濟情況的惡化,影響了消費者對英偉達游戲圖形處理器的需求。”早前,市場對該業務寄予厚望,認為游戲圖形處理器應該是加密貨幣挖礦熱潮消退后拯救英偉達的希望。此外,英偉達還要面臨來自AMD的挑戰,后者宣布推出價格低于英偉達產品的RadeonVII游戲卡,重返高端游戲市場。
同樣的劇情早在上周已開始上演,24日英特爾公布的四季度財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收和利潤雙雙低于市場預期,其股價當日盤后一度大跌8%,并觸發連鎖反應,拖累AMD等行業龍頭股普跌。
總體而言,上周美股共計有7家半導體巨頭披露2018年四季度業績,除阿斯麥、泛林半導體及賽靈思外,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英特爾、西部數據營收表現均不及市場預期。展望2019年一季度,除賽靈思外,其他公司業績指引均不及預期。同時各家公司2019年一季度業績指引均有明顯的同比和環比降幅。
分析人士指出,半導體產業存在著以2-3年為階段的行業周期。2016年下半年以來,因供應鏈已經歷過幾年的洗牌和產能收縮,隨著需求面的好轉,行業進入向上周期,并于2017年迎來一波牛市。而受制于智能機等需求驅動力不足,行業產品價格陸續出現拐點,2018年行業進入下行周期。2019年開年因需求端依然疲軟,行業仍處下行軌道。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將2019年半導體行業整體增長率預期由4.4%下調至2.6%。不過伴隨5G商用建設進展,2019年下半年半導體行業下游需求有望回暖,2020年行業將進入向上周期。
熱點領域或走出“獨立行情”
盡管半導體行業陷入拐點,但市場分析人士指出,5G、AI芯片、IOT等熱點領域需求確定性高,可把握布局這些細分技術的行業龍頭。
得益于5G賽道加碼,賽靈思成為行業亮點,上周公司2018年四季報發布后,當日股價大漲超18%。報告顯示,期內賽靈思營收同比增長34%,凈利潤同比增長42%,四大業務線(通訊、數據中心、汽車、工業)漲勢強勁,業務占比最高的通信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長41%,主要受益于4G升級和中國及韓國對5G的較早布局。
另一個布局5G的行業龍頭則是英特爾,公司已在2019年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上宣布其首款5G基帶芯片將于2019年下半年量產,預計商用時間為2020年上半年。
AMD則憑借AI芯片重新崛起,完勝競爭對手英特爾。AMD此前在2019年CES上已展示7nm產品,反觀英特爾則要到今年年底才能推出10nm產品,這給足了AMD時間窗口去搶占市場。
科技巨頭造芯、布局物聯網的運動更受市場關注。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科技巨頭已集體下場,卷入與半導體巨頭的競爭。今年年初,亞馬遜旗下AWS云服務平臺與三星風險投資和AveryDennison等參與了無線技術公司Wiliot的B輪融資,發展藍牙芯片,布局物聯網。蘋果公司則于2018年提出,計劃最早從2020年起,在Mac電腦上采用自有芯片,取代英特爾產品,以進一步掌握產業鏈主導權。同期臉書傳出消息稱,正在招聘負責打造AI芯片的項目經理,以降低對高通、英特爾等芯片巨頭們的依賴。谷歌也早已設計出3代人工智能芯片。不過科技巨頭們打造自主芯片的計劃仍處起步階段,目前英偉達的GPU(圖形處理器)與TPU在谷歌云平臺上仍然兼容,而蘋果也很有可能在2020年的iPhone中使用高通或英特爾的5G芯片。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