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正在逐步實現他的承諾。
早在拼多多上市初期,該公司一度因平臺存有“山寨”商品備受質疑,彼時,黃崢的解決方案是品牌自主化。在黃崢看來,部分廠商蹭流量的根本原因在于對自身的品牌缺乏信心,拼多多將逐步引導支持部分廠商往自主品牌化的道路上去做。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松發股份旗下的居圖正在成為拼多多支持的新品牌之一。
居圖打造品牌爆款
上市公司松發股份有個煩惱。據其年報數據顯示,該企業2017年出口銷售額為4.41億元,中國市場銷售額為1.27億元,出口比重高達78%。而在消費升級背景下,國內對于陶瓷用品的消費正在增長。數據顯示,近5年以來,中國日用陶瓷的出口增速持續放緩,內需產值卻猛增217億元。
轉型似乎迫在眉睫。事實上,早在2015年,松發便決定調轉船頭,轉型內銷。松發股份分別推出了“居圖”和“松發”兩個品牌,前者主打“平價高質”,后者主打“高端設計與品質”。
但轉型之路知易行難。由于營銷和渠道經驗匱乏,松發股份內銷之路舉步維艱。期間,松發曾嘗試開拓線下商超通路,通過大面積鋪貨的方式搶占市場,但團隊很快發現,占比超過60%的渠道成本,導致終端售價居高不下,產品競爭力有限。
“日用瓷器是低頻消費品,消費者很少在意是哪家工廠生產的。”松發股份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如是說。
在電商領域,松發股份亦有所發力。以新品牌居圖為例,記者注意到,該品牌在多個電商下設官方旗艦店。“但我們發現拼多多更適合我們。”松發股份方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與拼多多相比,其他電商的各類推廣品牌已經相對成熟,拼多多則能為新品牌提供更多的機會。”
具體來看,前述工作人員談到,一方面來看,拼多多正在發起“新品牌計劃”,會對新品牌進行更多的流量傾斜,“比如在app首頁為居圖產品提供坑位”,未來居圖將與拼多多進一步深度合作;另一方面,拼多多平臺也更適宜打造“爆款”,利于品牌推廣,有助于打開居圖以及松發股份在國內的局面。
以拼多多平臺上售價為19.9元包郵的居圖三件套保鮮碗為例,盧少鑫稱,同樣品質的產品在英美市場要賣到19英鎊。談及同品不同價的秘密,盧少鑫透露,出口商品要額外支付關稅,此外拼多多薄利多銷的模式也使供應鏈得以優化。
有松發股份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類重點推廣產品基本沒有利潤,銷售此類產品“主要是為了品牌推廣”。
盧少鑫表示,在拼多多平臺,松發與居圖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忠誠度:其店鋪復購率已經維持在20%以上,遠高于5%的行業平均水平。
拼多多擬扶持千家工廠
在我國制造業中,生產產品質量較佳的企業或許比比皆是,但馳名中外的中國制造品牌卻寥寥無幾。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教授鞠雪楠看來,這恰恰為我國制造業的品牌困境。鞠雪楠認為:“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強生產,但是沒有強品牌。”
對新品牌居圖的推廣僅為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冰山一角。據悉,“新品牌計劃”是由拼多多發起的聚焦中國中小制造企業成長的系統性平臺,通過該計劃,拼多多將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工廠,幫助其有效觸達3.86億用戶,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
“我們特別擔心企業主的心態,特別擔心他們不愿意再做生產了。”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但是從底層來看,民間這種發展壯大的愿望還是非常強烈。”據介紹,拼多多方面將重點扶持“MadeinChina”企業。具體來看,井然談到,主要講選擇三類企業進行扶持。第一類為長期為國內外一線品牌代工,擁有角逐國際市場的能力的企業;第二類為營銷資源和能力較弱,品牌影響力與生產制造能力不匹配的企業;最后一類為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易受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的企業。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此前“工廠品牌”很難有效觸達該類群體,拼多多將之無縫銜接,為外向型制造企業構筑了內產內銷的新循環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制造企業得以用最快的速度實現品牌化。此前,這些企業之所以內需市場競爭力不足,主要是因為缺乏品牌辨識度。消費者選擇品牌,一是購買確定性,購買品牌的可信度;二是購買附加值,購買使用價值之上的認同與標簽。這兩層關系中,可信度是排在第一位的。
“我們希望通過幫助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最后實現拼多多的發展。”井然說道。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