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18日,美圖公司在北京舉辦“美圖秀秀十年分享派對”。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在派對上向媒體和用戶分享了美圖秀秀十年故事,提出了美與社交的戰略布局,并預測了圖片影像領域十大趨勢。
2008年,美圖秀秀電腦版正式上線,讓用戶輕松美化圖片,打破了修圖的技術壁壘。2011年,美圖秀秀移動端上線,用手機即可隨時隨地實現圖片美化。2013年,美圖秀秀在業內率先推出特效自拍和美顏自拍。其后兩年,隨著AR技術的成熟,美圖秀秀陸續推出萌拍、美妝等功能,引導多元化拍照趨勢。2017年以來,美圖秀秀率先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推出了手繪自拍、繪畫機器人等功能紅遍全球。
十年間,美圖秀秀見證并引領了主流審美趨勢的變遷。吳欣鴻指出,這十年來,中國社會經歷著一場“自我覺醒”: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趨精致;90后、00后逐漸掌握話語權,自我投射,渴望展示內心中的自己;女性的話語權和消費能力極大提升,女性意識慢慢覺醒。美圖秀秀十年來取得成功的深層原因,正是因為順應時代的變化并引導著主流審美趨勢。
發力圖片社交
消費升級時代迎來新風口
今年5月,美圖秀秀開啟公測社交圈,啟動全新品牌LOGO,宣布品牌升級。美圖社交圈是一個高品質的圖片社區,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美圖社交圈分享圖片,秀出真實自我。一方面基于美圖的影像技術優勢讓用戶產生優質內容;另一方面打造鼓勵分享和互動的社區,讓用戶建立發現美、分享美、交流美的社交關系。
吳欣鴻指出,消費升級培養了大眾對精致內容的追求,分享生活成了這一時代的剛需。同時,圖片是天然的社交入口,圖片社交順應了消費升級,滿足了精致人士的分享需求,這成為美圖秀秀發力社交的機會。
根據美圖公司2017年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圖秀秀的MAU增長14.8%,持續在影像類app市場保持首位。未來通過對非一二線城市的持續滲透,用戶增長空間巨大。這些愛美愛潮流且具有高價值高粘性的用戶群,構成了美圖搭建圖片社區的基礎,也是美圖秀秀發力社交的優勢。
聚焦美與社交
前瞻圖片影像領域十大趨勢
作為圖片影像領域的龍頭互聯網公司,美圖公司持續關注著該領域的未來發展。在分享會現場,吳欣鴻也提出了自己對圖片影像領域的十大趨勢構想。
趨勢一:從圖片工具到社交平臺
未來圖片美化的工具會逐步轉型為社交平臺,美圖秀秀的社交圈已經開始嘗試。未來的十年,美圖將逐步向社交拓展。美與社交將會是美圖未來努力去突破的兩大方向。
趨勢二:從自拍視角,到他拍視角
未來關于“自拍”的定義會更加多元。美圖公司從大數據調研得出,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喜歡大頭照自拍,更側重半身、全身的照片。自拍視角將逐漸變為他拍視角。
趨勢三:從重度美化,到自然審美
過去的自拍照,人們喜歡重度美化,而現在更多人喜歡真實、自然的美,自然審美在未來會成為主流。
趨勢四:從本地處理,到云端處理
隨著4G、5G網絡的發展,圖片美化的過程可以交給云端服務器來完成。美圖秀秀繪畫機器人Andy,背后就是云美化技術。未來,云端的強大運算能力,將會帶來更多的攝影玩法。
趨勢五:從手動美化,到AI自動美化
未來十年,AI美化將會取代手動美化,修圖的工作可以放心交給人工智能,更快更好更個性化。
趨勢六: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定制化美顏技術會更加完善,AI將為每個人定制自己最喜歡的拍攝效果。
趨勢七:從虛擬世界,到現實生活
在未來,變美需求會從虛擬世界延伸到現實。人們不僅是需要照片里的自己美,現實中的自己也要美。除了幫助人們從虛擬世界變美,更要關注用戶現實變美的需求。
趨勢八:從平面,到3D立體
美化的過程不再是平面的,而是3D立體的。通過給平面的照片重建3D模型,我們可以進行更加逼真的人像美化。
趨勢九:從美化真人形象,到構建虛擬形象
3D技術與AR技術的結合,會碰撞出新的火花。比如,未來美圖可以為用戶創建專屬的虛擬形象,然后對它做美化,它可以代表你去社交、試妝、試衣服。
趨勢十:從識別人臉,到識別一切
未來的人工智能會更加厲害,從單純的人臉識別,到物品識別、空間識別再到識別一切。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21:51 | 泛亞微透:第四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