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隨著9月20日,百世匯通正式登陸美股IPO之后,快遞行業的六大巨頭上市公司自此齊聚。
《證券日報》記者整理目前已上市的快遞公司發現,在順豐控股、韻達股份、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百世匯通(又稱:百世物流)這六大快遞上市公司中,2017年上半年,順豐控股以18.84億元的凈利潤坐穩快遞上市公司的老大位置。而剛剛上市的百世物流則依然處于虧損狀態,至今尚未扭虧。
順豐凈利潤居首
現在的快遞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而國內更是有六家快遞公司相繼登陸A股市場和美股市場。其中,順豐控股、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圓通速遞皆為A股上市公司,而中通快遞和百世物流則是美股上市公司。
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如果以2017年中報業績作對比的話,在上述六家快遞上市公司中,順豐控股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皆實現高收益,業績遠高出其它5家快遞公司。
2017年中報顯示,順豐控股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21.61億元,同比增長23.28%;凈利潤為18.84億元,同比增長7.47%;并已完成2017年承諾利潤(28.15億元)的63.73%。
與順豐控股18.84億元的凈利潤相比,韻達股份、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和圓通速遞2017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實現7億元左右,而百世物流則繼續處于虧損狀態。
據韻達股份2017年中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4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8億元,同比增長41%;累計完成業務量達19.67件,同比增長44.28%。
申通快遞2017年中報顯示,公司業務量為17.26億件,同比增長18.3%,市場占有率為10%;營業收入5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87%;利潤總額近1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9%。
另據中通快遞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5.86億元,凈利潤為12.21億元,光是第二季度的7.17億元凈利潤,就比去年同期的凈利潤4.258億元增長68.4%。
圓通速遞2017年半年度報告公布,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業務量22.6億件,營業收入達82.11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93億元。
而對于剛剛上市的百世物流來說,則要遠遠低于上述5家快遞公司。根據其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百世物流2014年凈虧損7.18億元,2015年凈虧損10.59億元,2016年凈虧損13.63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28.7%)。2017年上半年虧損額達6.25億元。
“雙11”漲價促業績增長
事實上,在快遞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提前上市的5家快遞上市公司皆實現了高增長。更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后的快遞行業依然有增長空間。
據《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7年8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發現,2017年1月份至8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37.9億件,同比增長30.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976.9億元,同比增長27%。8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2.6億件,同比增長29.4%;業務收入完成404億元,同比增長27.2%。
華創證券分析師表示,電商平臺新零售戰略實施,有助于快遞行業保持高景氣度,高頻小額的網購習慣養成有助于刺激產生更多快遞業務量。下半年,在“雙11”電商購物節以及年末購物需求增加等因素拉動下,預計快遞業務量增速全年有望保持在3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雙11”之際,包括中通快遞、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快遞、百世匯通、天天快遞在內的六大加盟型民營快遞日前同時宣布提高快遞員派送費。北商研究院分析認為,這將直接引起快遞價格的上漲。
在業內對快遞行業看好的同時,上述國內六大快遞上市公司中,多數快遞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業績會實現增長。
其中,申通快遞預計2017年1月份至9月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5億元至11.81億元,同比變動15.00%至30.00%;中通快遞預計“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營收將可達到人民幣29億元(約合4.278億美元)到人民幣30億元(約合4.425億美元)之間,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23.2%到27.5%。”
此外,申通快遞還表示,公司不斷拓展國際快遞網絡。截至目前,申通國際的快遞業務已經覆蓋了海外2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開拓了超過100個海外網點。
韻達股份表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持續推進“向西向下向外”工程。“向下”新開通了1189個鄉鎮網點,服務網絡覆蓋面在鄉鎮、農村地區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向外”繼續深入開拓英國、意大利、法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阿聯酋等市場的物流網絡。韻達股份預計,“1月份至9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10億元至12.7億元,變動幅度為20%至50%”。
順豐控股預計2017年1月份至9月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50億元至35.50億元,同比變動-1.22%至7.90%。公司表示:“2017年第三季度預測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中包含公司將處置部分長期股權投資帶來的一次性收益。”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