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豪悅
“五一”長假即將來臨,線下演出市場持續活躍。據大麥平臺統計數據,“五一”期間,僅北京地區的音樂演出場次就高達36場。
近兩年來,線下演出已經成為區域“吸金利器”,其中,大型演唱會表現尤為亮眼。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趨勢及特點分析》(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票房收入達296.36億元,同比增長66%,占2024年演出市場總票房51.1%,穩居半壁江山。
2025年演唱會仍保持高位占比。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17時22分),2025年國內演出市場票房收入已達53.03億元。其中,演唱會票房收入40.64億元,占比達到89.4%。
線下演出市場消費高漲,也在催生企業規模增加。有數據顯示,國內現存演出經紀相關企業46.86萬家。近十年相關企業存量規模快速增長,2024年首次突破40萬家,達44.89萬家。
上市公司對于相關產業的深入布局也帶來正向收益。例如,三湘印象披露的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凈利同比雙升,實現營業收入12.1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7.79萬元。該公司報告期內在文旅領域繼續開拓創新,落地演藝項目《印象·媽祖》,并通過植入現代科技手段,融入AR體驗等,成為當地文旅新地標。
談及中國線下演出市場的繁榮,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跨城觀演趨勢盛行,讓‘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的文旅融合新場景走向常態。除此之外,演出形式的豐富,以及科技化賦能讓觀眾的體驗和選擇不斷提升。最重要的是,近兩年政策持續補位,推動產業協同效應。”
此外,在鼓勵線下演出向美向精發展方面,4月28日,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將舉辦“購在中國”系列活動,部署各地聚焦首發經濟、圍繞精品購物、精致美食、精彩展演、精美旅行等四大領域,舉辦首發首秀等特色活動。
其中,精美展演部分,將引進、舉辦一批國內外精品文藝演出、高規格體育賽事、高品質文博展覽,鼓勵首秀首展首演。
國內某票務平臺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演出市場對于經濟市場的拉動和助推作用越來越明顯,中國演出市場規模的擴大,也會吸引海外藝人來華進行文藝演出。“購在中國”將促進海外文化在中國實現交融,獲得更多國人欣賞,進一步提升國內演藝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同時展現中國的包容和開放,未來有望吸引相關投資落地。
(編輯 孫倩)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