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思婕
最近的一場活動,讓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伴科技”)“出圈”了。在杭州市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靈伴科技創始人祝銘明走上演講臺時,手中沒有一頁演講稿,他佩戴著公司研發的“AI+AR”眼鏡Rokid Glasses說:“我的發言稿就在我的眼鏡里,翻頁通過手上的戒指完成。”這場“無紙化演講”通過直播迅速引爆網絡,讓靈伴科技成為網民熱議的焦點。
靈伴科技走紅的背后是智能眼鏡產業的“破圈”,隨著AI與AR技術的深度融合,智能眼鏡正從“功能型工具”向“生態型平臺”躍遷。據維深信息預測,2025年,全球AI眼鏡銷量將增至550萬臺,同比增長135%;另據IDC預計,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5340億元。這些增長背后,是技術、場景、政策等方面的多重共振。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靈伴科技,從公司的成長路徑中管窺智能穿戴設備產業的星辰大海。
啟航:創新交互體驗
當前,AI眼鏡正迎來技術突破與市場爆發的關鍵期。2025年初,在美國舉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全球廠商密集發布多款“AI+AR”眼鏡產品,引發市場關注。業界主流觀點認為,隨著成本下降和技術進步,“AI+AR”眼鏡將會是未來智能穿戴設備的趨勢。
靈伴科技的“出圈”,正是行業發展的縮影。該公司總部坐落于杭州市余杭區夢想小鎮創業集市,記者到達時是工作日下午兩點多,公司一樓展廳里擠滿了前來參觀學習的投資者與考察團,圓形的產品陳列臺被層層圍住,大家依次排隊等待公司產品經理指導使用。
記者試戴AR眼鏡時,產品的科技感撲面而來,金屬光澤的鏡架和極具現代感的鏡片造型相結合,架在鼻梁上十分輕盈,瞬間將人拉入一個虛實交融的世界。
“與其他公司的AR眼鏡依賴多攝像頭不同,我們僅憑一顆攝像頭結合算法與傳感器,就可實現精準的空間定位與手勢識別。您即時的手勢動作會被智能識別,并轉化為對虛擬內容的操控指令。這也體現了我們公司產品高效且直觀的交互方式。”靈伴科技產品經理在一旁介紹說。
從AR眼鏡到“AI+AR”眼鏡,靈伴科技是如何邁出這一步的?
靈伴科技高級副總裁宓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公司創立之初,我們便深耕人機交互技術與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的創新。我們堅信AR是AI展現的最佳舞臺,為打造與傳統硬件設備截然不同的交互體驗,我們選擇了AR眼鏡作為突破口。”
簡單來看,AI成了AR眼鏡的“大腦”。首先,是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有了AI的加持,AR眼鏡實現了語音、手勢、眼動追蹤等無縫交互,可以通過語音指令來完成導航、翻譯等操作;其次,是AI為AR眼鏡帶來了更新更廣的應用場景和內容生態,讓AR眼鏡脫離了單一的消費場景,真正走入千行百業。
深耕:虛實無縫融合
通過融入AI大模型能力,AR眼鏡不僅在消費端實現了大規模商用,還拓展到了智能制造、醫療、能源等領域,AR技術正在重塑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
以靈伴科技為例,公司在文旅展陳、工業、C端消費市場均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據了解,公司已經與全國超過200家頭部博物館及5A級景區建立合作,市場份額優勢明顯;在工業領域(電力、石化、智能制造、醫療),公司也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
在公司展廳側面的墻上,清晰記載了靈伴科技多年來的技術迭代路徑:2018年,國內首款一體式單目AR眼鏡Rokid Glass驗證了“將電腦整機裝進眼鏡”的構想;2020年,分體式設計的RokidGlass2攻克了光波導色散的難題,被廣泛應用于警務安防與工業巡檢;2021年至今,公司陸續發布了消費級AR眼鏡,采用成熟技術實現數字世界與現實場景的無縫融合。
“2022年,我們的消費級產品產能就創出首個1萬臺和5萬臺的紀錄,2023年更是突破10萬臺(套),連續兩年穩居全球銷量榜首。”靈伴科技展廳的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技術飛速進步的背后是靈伴科技具備全棧自主研發能力的團隊,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高達60%。同時,公司還擁有超過10000名活躍的應用生態開發者,涵蓋了從在校大學生、XR(擴展現實)愛好者到創業者的廣泛群體,為產品的持續創新與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人才加持外,企業發展也離不開資本相助。天眼查APP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眼鏡相關企業的融資事件超過14起。
作為業內頭部企業,靈伴科技在創業早期就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的關注。從2014年的天使輪融資開始,公司歷經10余輪融資,吸引了包括IDG資本、線性資本、元璟資本、Temasek淡馬錫、復星集團、余杭國投集團等在內的眾多知名投資方的參與。目前,靈伴科技的估值已超10億美元,登上胡潤研究院《2024全球獨角獸榜》。
“此次意外‘出圈’,為我們帶來了資本、技術合作、產品銷售渠道及品牌建設等多方面的積極影響,也為公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機遇。我們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尋求與各方伙伴的共贏合作,共同推動AR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宓群表示。
未來:迎接產業爆發
技術推陳出新,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更有政策東風頻吹,智能眼鏡行業正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據了解,2024年,AR眼鏡、VR頭顯就已經被納入國家補貼范疇。CINNO Research發布報告稱,在2024年第四季度,國內消費級XR市場受益于電商促銷活動和國家補貼政策的推動,迎來了以AR眼鏡為主的新品發布高峰,帶動銷量顯著增長。
今年以來,國內部分地區將AI眼鏡也納入了國補范圍。如上海消費者購買靈伴科技、雷鳥、魅族等知名品牌的AR/AI眼鏡,最高可享受15%的直接價格補貼,單件產品補貼上限為500元。
在行業規范方面,2月19日,中國信通院旗下的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 Lab啟動了AI眼鏡專項測試,測試項目涵蓋了基本配置、音頻、圖像、防抖、交互、續航、安全隱私7個模塊,總共超過60個測試項目,為AI眼鏡行業提供可參考評價指標,推動技術創新升級和產業標準化進程,促進行業良性可持續發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政策導向已從單純追求技術突破,轉向推動AI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深度滲透,尤其注重解決工業、醫療、農業等領域的實際問題。
在此背景下,靈伴科技也在加速拓展“朋友圈”,為即將到來的產業爆發做準備。
記者了解到,在整機組裝方面,靈伴科技將攜手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公司AI眼鏡全系產品從鏡架、鏡片、功能模組到全自動組裝線實現全鏈條覆蓋,構建從光學模組研發到整機組裝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動輕量化、低功耗顯示技術突破,實現產品向“無感佩戴”演進。
在視覺技術方面,靈伴科技則與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看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思看科技將利用高精度三維掃描技術為靈伴的X-Training(靈犀)AR實訓平臺提供三維建模支持。通過優化建模流程,使其快速適應復雜工業場景需求,并實現虛擬信息與真實環境的實時疊加,從而提升AR實訓的精準度和沉浸式體驗。
未來,隨著“AI+AR”滲透至教育、養老、藝術等領域,智能眼鏡將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有望成為人類感知世界的“第六感官”。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