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梁傲男
11月14日,京東物流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第三季度,京東物流總收入增長至444億元,同比增長6.6%;經調整后凈利潤達到25.7億元。其中,外部客戶收入達316億元,占總收入超七成。
“從財報數據來看,京東物流的利潤指標明顯提升,其運營模式已經得到了實踐的驗證,具備可行性。”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京東物流的規模持續擴大、降本增效措施的不斷深化,特別是航空機隊和解決方案能力的顯著增強,預計2024年全年京東物流的利潤指標、現金流狀況以及毛利和凈利都將迎來進一步改善。
完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模式
2024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來自一體化供應鏈客戶的收入達到207億元,持續保持穩健的增長趨勢。該季度,京東物流進一步增強家電、服飾、酒水等行業頭部客戶合作的同時,針對中腰部客戶打造標準化服務產品,持續提升一體化供應鏈的行業能力。
在滿足行業頭部客戶需求的同時,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可以根據中小客戶需求快速打造適配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針對產地產業帶和電商平臺為主的中腰部客戶需求,標準化倉配產品可以有效滿足當下爆品為核心的生產和出庫需求,本季度京東物流來自快消、3C、服飾、家電等行業的表現亮眼。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達到5.9萬個。
“構建一體化供應鏈體系是應對當前市場環境、實現降本增效的有效策略。”海豚社創始人、電商分析人士李成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京東的一體化供應鏈可以有效整合上下游資源,通過長期在多個主要行業積累的方案、產品和行業洞察,提供貼合客戶業務特性的倉配解決方案。
截至2024年9月30日,京東物流已擁有超過1600個倉庫和由云倉生態平臺上第三方業主經營的超2000個云倉,倉儲總管理面積超3200萬平方米,倉儲網絡幾乎已覆蓋全國所有的縣區。
在持續布局覆蓋全國、高效協同的倉儲物流網絡的同時,京東物流進一步探索行業化、定制化倉儲供應鏈。如今,京東物流行業專倉、企業專倉在全國“遍地開花”。
技術創新為利潤增長提供核心動力
得益于科技創新、網絡與產品升級、精細化管理,第三季度,京東物流核心資源使用效率持續提高,規模效益進一步釋放。
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持續應用大模型、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在物流網絡布局、場地操作流程、運力調度、異常管控等場景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綜合成本。前沿科技的規?;瘧檬蔷〇|物流提質、增效、降本的關鍵,并成為第三季度凈利潤良性增長的核心動力。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京東物流技術驅動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了包括園區、倉儲、分揀、運輸和配送等供應鏈的主要流程和關鍵環節,打造了覆蓋物流全環節的數智化供應鏈技術全景。
在末端配送環節,京東物流引入地圖與路區規劃技術,結合區域特點、訂單分布、配送人員狀態,以及智能規劃站點選址與配送覆蓋關系,實現訂單全鏈路履約時間大幅縮短,末端站點人效大幅提升。此外,京東物流通過全國運力智能統調體系,結合貨量預測、動態路由、智能調度的等算法技術,實現動態調整運輸資源、優化運輸線路。
今年三季度,京東物流持續推進智能駕駛和倉儲貨到人系統的技術創新。9月份,京東物流發布了搭載感知大模型的物流無人車技術,感知性能提升3倍,并宣布第六代智能配送車將規?;季帧Mㄟ^與京東快遞系統的無縫對接和高效的多機協作,以及精準的分單算法和通用運力平臺,京東物流智能配送車與快遞小哥“人車協同”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末端配送的效率。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商平臺的崛起與發展深深植根于技術進步之中,京東物流作為電商平臺的一員,為確保持續繁榮發展,必須在技術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同時,京東物流的自營物流體系也亟須引入無人技術等創新手段,以實現效率的提升和倉配成本的降低。技術投資對于優化用戶體驗以及強化倉配服務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且積極的促進作用。
京東物流方面表示,將持續探索前沿技術在供應鏈領域的落地應用,進一步發揮現代物流基礎性、戰略性與先導性價值,推動社會物流成本下降與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趙小敏看來,未來京東物流在航空機隊建設、國際化布局、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發展值得期待。同時,京東物流成功整合達達和德邦后,如何有效發揮這兩家公司的競爭優勢,實現協同效應的最大化,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17:20 | 泓博醫藥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226% |
17:19 | 新華聯文旅旗下銅官窯國風樂園:以... |
17:17 | 業績承壓不改舜禹股份構筑長期價值... |
17:17 | 君正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增... |
17:17 | 深城交2024年戰略轉型顯成效 新質... |
17:16 | 惠柏新材2024年營收14.2億元 今年... |
17:15 | 中銀三星人壽2024年凈利潤創新高 ... |
17:13 | 承保機構詳解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 |
17:11 | 通義App全面上線千問3 |
17:10 | 靈芝孢子粉構建新增長極 維康藥業... |
17:08 | 麗人麗妝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 |
17:02 | 地素時尚2024年營收22.19億元 第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