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在ChatGPT掀起的熱潮下,國內“互聯網+”領域,無論是搜索、教育、電商、內容,甚至是旅游業(yè)的熱情都被點燃了。
2月10日,繼百度宣布將類ChatGPT聊天機器人項目名字確定為“文心一言”后,京東云也宣布旗下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將整合過往產業(yè)實踐和技術積累,推出“產業(yè)版ChatGPT”:ChatJD。
“中國互聯網企業(yè)有海量的數據積累,有越來越多的經過實踐考驗的訓練模型,百度、騰訊、阿里、京東、字節(jié)等公司的AI落地服務,在一些領域的應用上比微軟、谷歌、亞馬遜公司的產品更加實用,比如無人駕駛、數字工業(yè)、智慧物流等。”速途研究院前院長、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京東推出“產業(yè)版ChatGPT”
從技術來看,ChatGPT屬于AIGC賽道,B端應用包括各種“AI+”,C端應用主要是通過與人交互,進行內容生產,如AI聊天機器人、AI繪畫、AI駕駛、AI助手、AI輔助文本生成等。
事實上,作為底層基石的對話系統(tǒng),ChatGPT在通用性方面已經展現出強大的能力,但在忠實度、可信度、精準度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這主要是由于在中間層缺少垂直的產業(yè)知識和領域知識,導致難以在真實應用層廣泛落地開花。有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ChatGPT有望為AIGC打開一個萬億元規(guī)模的市場。但AIGC究竟能產生多少經濟價值,取決于能否在各個產業(yè)、各個場景中定位到核心需求。
基于產業(yè)需求,2月10日,京東云宣布旗下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將推出ChatJD,定位為“產業(yè)版ChatGPT”,旨在打造優(yōu)勢、高頻、剛需的產業(yè)版通用ChatGPT類產品。
“ChatGPT的模型可以應用于諸多面向消費者的應用服務。現在微軟旗下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Edge瀏覽器內置了ChatGPT,用戶無需訪問ChatGPT就可以使用這項服務。未來,下一個大規(guī)模應用的突破口是電子商務,像京東、淘寶這種平臺,每天有大量的用戶向客服咨詢商品,ChatGPT類的模型可以起到智能輔助回答的作用,進而減少客服工作量。”丁道師表示。
但ChatJD不僅僅只有智能輔助回答功能,京東集團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hatJD將包含1個平臺、2個領域、5個應用。”
據悉,1個平臺即ChatJD智能人機對話平臺,自然語言處理中理解和生成任務的對話平臺,預計參數量達千億級;2個領域包含零售、金融,得益于京東云在零售與金融領域10余年真實場景的深耕與沉淀,已擁有4層知識體系、40多個獨立子系統(tǒng)、3000多個意圖以及3000萬個高質量問答知識點,覆蓋超過1000萬種自營商品的電商知識圖譜,更加垂直與聚焦;5個應用包括內容生成、人機對話、用戶意圖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類,涵蓋零售和金融行業(yè)復用程度最高的應用場景,在客戶咨詢與服務、營銷文案生成、商品摘要生成、電商直播、數字人、研報生成、金融分析等領域將發(fā)揮廣泛的落地價值。
對內容社區(qū)是把“雙刃劍”
除了搜索、電商領域,內容社區(qū)也被視為是直面ChatGPT“革新”的賽道。2月8日午后,知乎港股快速拉升,盤中漲幅一度超過50%,最后以大漲39.57%收盤。這家內容創(chuàng)作與問答平臺,實時積累海量的用戶點贊互動等投票數據,都讓其具備了AIGC大模型開發(fā)的天然優(yōu)勢。
此前,NLP(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曾推動知乎內容的智能推薦和消費效率,如今要推動平臺內容生態(tài)更高遠發(fā)展,成為真正既海量又精確的知識庫、經驗庫,知乎需借助UGC(用戶原創(chuàng)內容)和AIGC的高度結合,才有希望形成優(yōu)質內容的星辰大海。
更值得關注的是,ChatGPT的核心在于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大量的語料內容訓練和強大的糾錯能力,對素材進行消化、整理后再進行輸出。這和知乎這種內容價值型的社區(qū)可謂高度契合。除了將極大提升內容生產和問答的效率之外,高頻互動模式下對于用戶黏性的增強和產品的進化,也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知乎和ChatGPT有著需求上的共同之處,知乎確實是可以將技術應用到業(yè)務中去的,但這也是把‘雙刃劍’,比如用戶提出一個問題,這種模型可以一秒鐘給出幾千、幾萬個答案,雖然豐富了知乎的內容創(chuàng)作體系,但另外一方面也必然會削減專業(yè)性。對這把‘雙刃劍’的影響還無法下定論。”丁道師如此表示。
“從本質上來說,驅動我們整個產業(yè)轉型升級的,包括數字經濟高維創(chuàng)新的遠遠不止ChatGPT這一個產品,或者說相關底層技術,只是因為它面向C端用戶回答問題的趣味性觸發(fā)了大眾的傳播熱情,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會關注度短時間內的聚焦化甚至泡沫化,也帶動了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股價上升,后期真正在實操層面落地,還需要有實際的應用場景和能夠形成閉環(huán)的底層商業(yè)模式支撐。”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主任陳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yè)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fā)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yè)以技術創(chuàng)...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yè)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fā)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