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5G商用已正式開啟,手機市場反應尤為靈敏,目前各大手機主流廠商均已為即將到來的5G手機大戰提前操練。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明年5G手機市場的持續擴容,5G手機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調,而目前幾大頭部手機廠商已提前備貨,多家企業都準備了多款價格更低的5G機型計劃在明年推向市場,并加深與運營商的捆綁,探索多模式合作。
電信專家項立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5G手機整體規模約有幾百萬部,預計明年或有1億部到2億部的規模,市場空間還在加大。而屆時,手機市場將在5G手機的攪動下,或將在技術革新、格局等方面產生質的變化。同時手機廠商將以手機為核心,逐步將5G場景入口拓展到AR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更多設備。
頭部廠商展開較量暗中加大備貨量
明年市場持續擴容大戰一觸即發
今年以來,大部分主流手機品牌都完成了自家5G手機的首發,各廠商在5G領域積極開展提前布局并持續發力,且已有多個廠商相繼推出多款5G手機。
今年7月份華為推出首款獲得中國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5G手機Mate20X5G版,緊接著8月份,vivo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接連推出iQOOPro5G和NEX35G兩款5G手機產品,近日三星聯手中國電信也推出了定位高端旗艦產品的首款5G定制折疊屏手機W20。而小米創始人雷軍更是對外透露,小米將于12月份發布首款支持雙組網模式的5G手機。目前,頭部手機廠商關于5G手機已經有過一番較量。
不過縱觀這一市場,5G手機大多以“旗艦高端產品”的身份存在,價格居高不下。就連小米、聯想、iQOO等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品牌,發布的5G智能手機價格也大多超3000元。
據了解,目前,5G芯片和基帶等成本高企,讓手機廠商難以拿出“物美價廉”的5G智能手機。而隨著明年5G手機市場規模和出貨量的加大,降低成本成為可能。據幾家手機廠商透露,目前其正在加大備貨量,為明年5G手機市場的擴容做準備。
小米科技CEO雷軍表示,明年小米至少要發布10款5G手機,消費者花2000元就能買到5G手機。對此,小米內部人士稱:“小米已經在降低5G手機成本上拿出了方案,小米已經加快。”
在項立剛看來,目前5G手機市場格局較為穩定。“目前,華為、三星等主流廠商在5G手機領域仍處于優勢地位,蘋果、VIVO、小米等廠商也有很大的機會。明年大部分手機企業將主攻5G手機,手機的價格也將隨之降低,產業鏈向中高端逐漸覆蓋。”
而手機廠商紛紛加大儲備的底氣,正是來自5G手機市場的持續擴容。
IHS預測,2020年5G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有望超過2億部;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供應商高通公司也預計,2020年5G智能手機數量將達到1.75億至2.25億,2021年出貨量將達到4.5億部,而到2022年將再出貨7.5億部。
目前,除了手機廠商,原本就已跨界的家電企業,也加快在5G手機上的布局。
海信通信公司總經理方雪玉透露:“海信已在手機上有所儲備,明年將會推出定位中高端的5G手機及相關終端產品。”
長虹公司副總工程師陽丹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G技術對長虹來說至關重要,將在電視、手機等產業發展中起到重要的關鍵支撐作用。5G將讓物聯網的邊界發生變化。隨著5G時代的到來,長虹的電視、手機等產業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而運營商更是在5G手機早早就展開布局,并與獨家手機廠商形成聯盟。中國移動提出,預計2020年5G手機市場規模將超1.5億部,其中明年年底5G手機產品價位下探至1000元-1500元。
vivo一位高層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年底前,vivo還將有5G新機推向市場,在這個方面vivo的準備是非常充分的。同時,vivo將繼續與運營商保持緊密合作,攜手加速推動5G普及進程。”
項立剛認為:“當下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的合作模式還主要以銷售為主,接下來還將延伸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5G商用為增速放緩手機市場帶來新機遇
折疊屏與5G手機將長期交疊
在5G時代,折疊屏手機的應用也呈現加速狀態。目前,三星、華為等手機廠商都已推出了折疊屏手機。而近期格力也有一項折疊屏專利被曝光,產品名稱為折疊屏手機,主要用于語音和數據通信設備等。
產業經濟觀察家丁少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折疊屏與5G手機將在市場上長期呈現交疊狀態,5G提升速率會讓視頻的傳播模式更普遍,而折疊屏的主要意義就是擴展視野,提高觀感。
不過,項立剛認為,折疊屏手機在5G時代會快速普及,但在短期內由于技術尚不完善、產品和配件還需成熟,目前大多僅以高端旗艦手機形式存在。
vivo上述人士認為,目前折疊屏作為屏幕創新技術尚處在發展初期階段,仍然面臨著產能、良品率、耐用性以及應用適配等問題。vivo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對折疊柔性屏的研究,但目前的這項技術還難以滿足vivo對于用戶體驗的嚴格標準。
不過在全球手機市場增速放緩的現狀下,5G與折疊屏手機還是為產業和企業帶來了更多機遇。
丁少將認為,此前3G、4G帶來的普及紅利逐漸消解,而消費者觀念逐漸成熟,愈發同質化的產品難以帶來新鮮感,智能手機市場的這種狀況基本與PC市場在幾年前就呈現的狀況類似。移動通信網絡的迭代通常會帶來新紅利,5G也會延續這種慣性,特別是隨著AI和IoT的同步鋪開,5G還有可能豐富或者深化智能手機在未來扮演的角色(中心、入口、平臺)和增加應用(終端聯動等)。當然,需要注意的是,5G要有屬于自身的核心場景和殺手級應用才能真正激發用戶熱情。
5G產業鏈仍需完善
運營商已在6G上暗中較量
在5G技術向手機等應用端大規模滲透之時,運營商們已經開始了對6G新技術的研究和比拼。
中國聯通方面透露,目前其已展開了太赫茲為主的6G相關技術的研究。而中國電信首席專家畢奇也對外表示,中國電信也已開始6G技術的研究動作。與中國聯通不同的是,目前中國電信的研究方向是以毫米波為主頻的6G技術。
近日,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6G技術研發工作正式啟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對外表示,華為的5G和6G是同步研發的。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認為,單從速率來看,6G應該會是5G的10到100倍,或將在2030年基本進入商用階段。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5G在手機等領域上的商用還需時間普及,目前產業鏈仍存在成本高、技術不完善等問題,而6G目前更多的還是一個研究的方向,6G的真正商用還需很長的時間。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朱寶琛)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