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消息,指數早盤走勢分化,創指探底回升微漲。板塊方面,電力板塊震蕩走強,韶能股份、嘉澤新能、廣安愛眾盤中漲停;腦機接口持續活躍,愛朋醫療漲超10%領漲;貴金屬板塊延續漲勢,山金國際、赤峰黃金漲幅居前;CPO概念震蕩調整,生益科技觸及跌停;港口航運板塊陷入回調,國航遠洋領跌;影視院線板塊走低,金逸影視跌停。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下跌個股超3600只。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427.76點,跌0.06%;深成指報10997.41點,跌0.16%;創指報2230.24點,漲0.07%。
盤面上,兵裝重組概念、腦機接口、電力板塊漲幅居前,CPO概念、游戲、元件板塊跌幅居前。
熱點板塊:
1、電力
韶能股份、嘉澤新能、廣安愛眾、寧波能源等多股上漲。
消息面,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依法穩步推進綠證強制消費,逐步提高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并使用綠證核算。加快提升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企業和數據中心,以及其他重點用能單位和行業的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到2030年原則上不低于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平均水平;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在80%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在有條件的地區分類分檔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費綠色電力的綠電工廠、綠電園區等,鼓勵其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
2、腦機接口
愛朋醫療、創新醫療、誠益通、翔宇醫療等多股上漲。
消息面上,華東理工大學金晶教授科研團隊發布最新研發成果“面向四足控制的混合現實增強腦-機接口系統”,四足機器人有望執行危險搜救。此外,國家醫保局此前發布《神經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其中專門為腦機接口新技術單獨立項,設立了侵入式腦機接口植入費、取出費,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等價格項目。
消息面:
1、【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即將發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格物”】記者獲悉,作為國家級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部署,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即將發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格物”,構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智能體訓練生態系統,并舉辦“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臺發布會”。另外,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開放基金將發布。該基金將圍繞平臺技術、具身智能、數據集、訓練場四大領域及細分主要研究方向設置開放基金課題,對課題基礎性、原創性、應用前景和潛在影響加以綜合評估,篩選部分優秀可落地的項目資助。
2、【四川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布會展示多款智能產品同時發布《四川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若干措施》】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標志性產品發布會19日在成都舉行,集中展示一批“四川造”智能機器人和行業垂直大模型產品。夸父人形機器人、諸葛大模型等亮相,展示了步態控制、語言交互等能力,助力優化產業生態。具身科技的“靈瞳機器狗”和川投數科的數字人提供智能互動和旅游體驗。此外,智慧醫療、自動炒菜機器人等也在多個主題展區展示。大會同時發布《四川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若干措施》,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鏈項目簽約。
3、【兩部門:加強高等職業教育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工作】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等職業教育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加快培養醫養結合專業人才,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通知》強調,要加強專業設置管理,支持專業梯次設置,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探索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中高本貫通培養模式,鼓勵普通本科高校與高等職業學校建立專業幫扶機制,促進相關專業共建共享。《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做好組織實施,協同推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新增布點的學校、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學生等給予支持,支持各地暢通就業渠道,為畢業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4、【青島市委海洋委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青島市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行動方案》】據青島市海洋發展局今日官微消息,3月18日下午,青島市委海洋委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了《中共青島市委海洋發展委員會2025年工作要點》《青島市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行動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海上船舶安全管理的意見》等文件。會議指出,海洋是青島最突出的特色優勢,各級各部門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錨定目標任務,強化工作落實,加快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切實在經略海洋中“定好位、挑大梁”。
機構觀點:
浙商證券表示,2025年1—2月基本面延續修復態勢,供需兩端在春節錯月的影響下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結構上生產端反彈的斜率大于需求端,前期政策加速見效,逆周期政策對經濟的托底作用較為突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或進一步鞏固和增強,預計2025年經濟有望開門紅。債券市場方面,政策端最大的邊際變化或來自央行防止資金空轉的指引告一段落,利率可能拐頭向下。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前期市場期待的“需求領域”有所轉弱,但被忽視的領域正在超預期,重點關注“供給主線”修復帶動的經濟改善線索。從1—2月數據看,市場期待的“搶出口”支撐、“以舊換新”帶動消費、財政發力支撐基建的現象體現的并不明顯,支撐經濟的反而是被忽視的領域,展望后續,今年宏觀主線與結構表現或與去年完全相反,持續看好“供給主線”修復帶來的經濟可能超預期的領域:服務消費、“消費類基建”、地產存量需求釋放。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