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收盤,滬指跌0.18%,報3373.03點,深成指跌0.08%,報10983.04點,創業板指跌0.67%,報2266.24點,科創50指數漲0.48%,報1100.05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20804.83億元。
題材方面,智慧供熱、海底數據中心、發制品、高壓直流輸電HVDC、建筑租賃、不間斷電源UPS、鎂合金、導電劑、低空航空制造、渦殼等漲幅居前。體育傳媒、HDI、富媒體通信(通信增值服、線控轉向、車載攝像頭、印制電路板PCB、醫學檢驗、模擬芯片、Deepseek概念股、汽車PCB等跌幅居前。
熱門板塊
農業板塊沖高
農業板塊集體沖高,智慧農業、星光農機漲停,浙江大農、花溪科技、神農種業等跟漲。
點評:消息面上,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2月23日發布,本次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東莞證券指出,一號文件從多個方面全方位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提出以科技引領,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政策舉措有了新的突破。當前農業板塊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在政策的推動下,有望迎來超跌反彈。
數據中心板塊走強
數據中心概念反復走強,電源、液冷服務器方向領漲,泰豪科技9天7板,濰柴重機2連板續創歷史新高,科華數據、銀輪股份、華豐股份等漲停。
點評:消息面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2月24日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國金證券表示,目前全球AI數據中心規模大幅擴張,導致電力需求高增。燃氣輪機未來有望成為AI數據中心領域供電的重要方案,看好燃機長期需求上行。
機器人板塊探底回升
機器人概念股探底回升,柯力傳感、星光農機、新時達、藍黛科技、盛通股份、卓翼科技等漲停。
點評:消息面上,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辦主任林毅2月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將發布人形機器人專項政策,在全市科技重大專項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專項。國海證券指出,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下,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產品問世并不斷迭代,有望開辟比汽車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迎來“從0至1”的重要投資機遇。
低空經濟板塊拉升
低空經濟概念股震蕩拉升,萬豐奧威、中設股份漲停,上工申貝、金盾股份、萊斯信息等跟漲。
點評:消息面上,近日成都市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產業集群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現場推進活動舉行。中航證券指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低空經濟產業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產業環境持續向好,產業發展關鍵點逐步清晰并得以有序推進,產業應用方向日漸清晰且部分場景試點落地。
機構觀點
中信建投:春季攻勢未完
中信建投認為,對全球資金來說,中國科技股重估認同度不斷上升,同時擔心美國經濟邊際趨勢可能向弱,資產走勢初現中強美弱。雖然近期科技板塊漲幅不小,但綜合看春季攻勢未完,AI+主線明確。當前市場外部環境平穩,宏觀邏輯暫讓位于產業趨勢,科技股行情攻勢未完,如短期交易過熱導致回調,預計也不會是行情終點,而是還有再布局與進攻機會,繼續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差與產業趨勢共振方向。建議關注互聯網、通信、電子、計算機、傳媒、有色等行業。
華泰證券:產業趨勢或推動資產重估進一步擴散
華泰證券認為,上周A股震蕩上行,阿里財報超預期帶動下半周科技板塊繼續上行,中國資產重估行情或進一步擴散:第一,產業、地產、民企營商環境等積極因素繼續涌現,阿里財報超預期有望推動AI主題投資向產業賽道投資過渡;第二,全球資金在中美權益資產之間再平衡,目前主動配置型外資對本輪行情參與程度仍不高,若后續長線外資回流,外資偏好的國內優勢產業和高ROE資產或受益;第三,參考過往產業周期行情,產業邏輯強化或帶來擁擠度中樞抬升,當前或可適當放寬對擁擠度的容忍度。配置上,電子、傳媒等擁擠度較高,繼續在科技內部高低切,關注醫藥、金融等受益于AI的低位板塊。
中信證券:強化產業邏輯,聚焦核心資產
中信證券認為,高度依賴資金接力的純主題板塊未來可持續性有限,料市場會更加聚焦明確的產業邏輯兌現,年初以來“大象起舞”的行情只是核心資產重估的開端。熱門主題的超額換手率和成交占比均處于歷史極高分位,活躍資金倉位已升至過去五年的最高水平,料后續純粹依賴資金接力的板塊行情持續性有限。從產業邏輯角度來看,DeepSeek大規模部署和應用,以及阿里巴巴CAPEX大幅超市場預期意味著國產AI已經從映射和主題階段邁向真正的產業趨勢,預計未來市場會聚焦優質龍頭。傳統核心資產中想象空間足夠大、低位時間足夠久、機構持倉出清相對徹底的鋰電和創新藥亦值得關注。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