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盤,三大股指集體低開后,滬指、深成指紅盤震蕩,創業板指數表現稍弱,截止午盤,滬指漲0.22%報3430.25點,深成指漲0.43%報10859.05點,創業板指漲0.08%報2265.8點,科創50指數漲0.2%報1012.95點;滬深京三市合計成交額11428.77億元,全市場3594股上漲,1704股下跌,149股持平。
資金方面,大盤主力資金凈流出-228.57億元。消費電子主力資金凈流入18.34億元居首,其次是通信設備(13.90億元)、光學光電子(13.58億元)、有色金屬(11.50億元)、半導體(9.51億元)。軟件開發主力資金凈流出-58.07億元居首,其次是互聯網服務(-49.26億元)、專用設備(-28.86億元)、汽車零部件(-24.38億元)、通用設備(-21.48億元)。
題材方面,藍牙音頻SoC芯片、玄璣智能感知、投流代理、烘焙食品、Pancake(折疊光路)、鹵品熟食、百貨商場、MR代工及生產設備、煙結構件、超市等漲幅居前。水泵、機器人電機、導電劑、航空工裝、齒輪、同步磁阻電機、線控制動系統、行星減速器、渦殼、機床配件等跌幅居前。
熱門板塊
量子科技概念走強
量子科技概念大漲,星光股份3連板,復旦復華、格爾軟件、德美化工競價漲停,科大國創、國盾量子、神州信息、吉大正元均高開超6%。
點評:消息面上,12月10日,谷歌公布重大突破——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在基準測試取得驚人成績,不到5分鐘完成一項標準基準計算。而即使是如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需要花費“10的25次方”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項計算——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宇宙的年齡。
上海本地股活躍
上海本地股開盤活躍,開創國際、復旦復華競價漲停,開開實業、第一醫藥、市北高新、華建集團、徐家匯等紛紛高開。
點評:消息上,《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10日發布。其中提出,力爭到2027年,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億元并購交易規模,激活總資產超2萬億元。
大消費板塊集體走高
大消費板塊集體走高,一鳴食品觸及漲停錄得12連板,中百集團8天5板,友阿股份漲停,大商股份、文峰股份、徐家匯、家家悅等快速跟漲。
點評: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隨著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大消費板塊迎來配置窗口期,繼續看好消費板塊基本面向好與估值修復行情。
機構觀點
國泰君安:中國股市底部已經出現 “轉型牛”的條件正在形成
國泰君安證券近日發布2025年中國權益投資策略展望,中國股市底部已經出現,“轉型牛”的條件正在形成。經歷長時間持續調整,悲觀預期和微觀結構出清,是股市具有估值彈性的先決條件。決策層對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態度的積極轉變,是構成遠期預期上修、擺脫“熊市思維”與股市底部抬高的重要基石。資本市場改革提升股東回報,而化解債務、推動改革與穩定資產價格,有望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三支箭”,中國股市的轉型牛正在形成。
中信證券:臨近春節 消費有望迎來新一輪反彈修復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4年12月9日召開的重磅會議再次明確擴大內需為來年政策重點方向,“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表述積極、引燃市場預期。在經歷9月快速反彈后,由于短期消費數據尚未能反映政策效力、且來年政策力度未明朗,消費板塊在10-11月普遍有所回調。我們認為臨近春節,疊加自上而下不斷對內需的重視、政策預期升溫,消費有望迎來新一輪反彈修復。
銀河證券:算網產業鏈規模經濟成效有望凸顯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通信新興產業新動能供給不斷豐富,算網產業鏈規模經濟成效有望凸顯。隨著未來AI的發展、6G的推進以及衛星相關業務的普及,要想在數字科技上獲得更大的全球領導力,我國技術變革需要更加速。5G-A/6G通感一體化與通智算一體化分別在通信網絡新增感知與AI元素,持續深入芯片模組、行業終端、虛擬專網、共性能力平臺等關鍵環節供給能力升級,賦能新興產業發展。通信技術的升級著力推動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帶來傳統工業生產經營的提質升級??傮w來說,5G+的發展推動多方位深度賦能,規模經濟效應賦能成效有望凸顯。展望未來,新基建與新應用守正創新迎來大發展。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