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胡華雄 周媛
今年內地股票市場還剩下兩個交易日,但兩市2021年以來成交額約256萬億元,已超過歷史上最高年份的2015年全年,刷新年度歷史新高。
兩市年度成交額破紀錄
截至12月29日收盤,今年以來兩市成交額已約256萬億元,超過歷史上最高年份的2015年全年的約255萬億元。
今年尚有交易日,且上述成交額統計數據中,不包含北交所股票的成交數據,若加上剩下交易日和北交所成交數據,今年內地股票市場整體成交金額將再上一個臺階。
今年以來,滬深兩市成交額顯著放大,且更有持續性。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年內成交超過萬億元的天數已超過年內總交易日的六成。相較之下,史上年度成交額居于次高的2015年,244個交易日中,僅115個交易日成交超過萬億元,占比未過半。這表明萬億成交已逐漸成為內地股票市場的新常態。
市場成交的放大也對券商經紀業務形成助力,券商經紀業務仍是貢獻其營收的主要業務之一。在成交水漲船高之際,不少券商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大漲。比如,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多家頭部券商,僅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即已超過2015年全年。不過,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2015年全年的券商還不多。
A股擴容+增量資金入市
內地股票市場成交額創新高背后,有著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交易額創新高是A股擴容和增量資金入市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在近兩年發行制度改革政策推動下,A股市場快速擴容,市場規模擴大,市場成交額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和賺錢效應的驅動下,2019年以來居民資金通過公募和私募基金等含權產品入市,為A股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換手率中樞有所抬高,交易額擴大。
資深市場人士桂浩明也認為,今年內地股票市場成交特別活躍,年度成交額刷新歷史最高水平,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市場“基數”明顯變大,今年IPO家數達500多家,大幅擴大了市場規模。二是量化交易對于成交量有較大貢獻,量化交易具有快進快出的特點,容易產生成交量。此外,還有北上資金和ETF等的貢獻。
據記者統計,2021年初至12月29日,北上陸股通資金累計成交總額已超過27萬億元,這一成交規模不僅超過2020年全年的21萬億元,更是2015年1.47萬億元成交總額的近19倍。
2015年全年,北上陸股通資金成交額僅占當年兩市成交額的不到0.6%,2021年初至今,北上陸股通資金成交額占兩市成交額的比例則已超過10%。
另外,從凈買入規模看,北上陸股通資金2021年初至今累計凈買入已近4200億元,是2015年全年的22倍之多。
張夏在受訪時指出,2018年以來外資持續增配A股,北上資金平均每年為A股貢獻超3000億增量資金。隨著外資持股規模擴大,其對A股市場的邊際影響也有所增強。
他認為,公私募基金等在市場交易額中的占比也有所提升。市場交易結構變化反映的是A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
近幾年隨著外資、公募、私募等機構資金入市,A股的機構化比例穩步提升,目前機構在自由流通市值的占比已達近一半水平,A股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提升對外資、養老金等中長期機構的吸引力,對于股票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一二級市場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記者還發現,不同于以往股市大漲過程中個人投資者集中蜂擁進場,今年以來主要市場指數漲幅并不突出。桂浩明分析,就年內市場格局而言,“賽道股”等很活躍的股票占了市場成交的較大部分,成交量的放大并不是一個均衡的態勢,呈現“貧富不均”,當然這也是結構性行情的特點。
桂浩明認為,年內大量的成交并非出現在大盤股中,這類股票的上漲對于市場指數上漲貢獻并不大,與之相對的是,銀行、地產等權重較大的股票年內表現并不活躍,因而無法拉動市場的整體行情。
年內振幅創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成交量放大的同時,今年兩市波動幅度卻極小,以往市場整體暴漲暴跌的“痼疾”正在得到改善。這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市場投資者結構和交投構成的轉變。
數據顯示,2021年初至今,上證指數振幅僅在12%出頭,這一振幅比以往任何年度的上證指數振幅都要低。
如果后續兩個交易日不出現巨大波動,上證指數今年的振幅將創下史上年度最低。
在此之前的年份中,振幅最低的是2017年,當年上證指數振幅為13.98%。與今年兩市成交額相近的2015年,上證指數振幅則高達71.95%。
數據還表明,上證指數歷史年度振幅最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近年的振幅逐漸縮小,反映近年市場的波動在逐漸縮小。不過,雖然市場整體波動幅度大幅降低,但不代表市場機會的缺失,不同行業之間的分化也在加大,板塊和個股的表現也更加貼近基本面。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