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一收盤,滬深兩市融券余額報1518.03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1500億元關口。從個股角度看,機構重倉股與科創板股票融券余額增長,是造成兩市融券總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此外,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參與轉融通出借業務,也使得融券券源有所放量。
機構重倉股融券余額快速增長
本周一,滬深兩市有6只股票單日融券余額增長超過1億元,分別是招商銀行、寧德時代、中芯國際、美的集團、海康威視和北汽藍谷,這些股票均為機構重倉品種。從走勢上看,這6只個股周一股價均收獲上漲,但昨日表現分化:北汽藍谷繼續漲停,中芯國際、寧德時代等則有所回調。
從2020年開始,兩市融券余額迎來爆發式增長。統計顯示,在過去一年間,招商銀行、美的集團、恒瑞醫藥、中國平安等機構重倉股融券余額均擴張超過10倍,遠高于同期股價漲幅。分析人士認為,政策層面為相關機構出借業務掃清障礙,或是構成上述個股融券券源增加的重要原因。
2019年6月,《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發布。當年7月,南方、博時、華夏、易方達在內的4家基金公司率先拿到轉融通業務資格。
2020年9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發布。當年11月,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多家券商均完成首單QFII轉融通出借業務。
科創板融券余額高企
自開板以來,科創板一直是融券較為集中的板塊。截至4月19日,科創板整體融券余額174.19億元,占兩市融券總量的比例超過10%。值得關注的是,不少科創板個股票融券余額甚至超過同期融資余額。
中芯國際最新融券余額報62.57億元,遠高于其他科創板股票,同時也高于該股同期融資余額(40.12億元)。金山辦公、心脈醫療、石頭科技等科創板熱門股,最新融券余額也均高于融資余額。
戰略投資者(簡稱“戰投”)出借意愿強烈,是造成科創板股票融券余額普遍高企的主要原因。
中芯國際上市公告書顯示,戰投在公司科創板發行中獲配8.43億股。根據上交所網站披露的數據,目前中芯國際已有1.14億股戰投配股被轉融通出借,余下可出借股份還多達7.29億股。此外,中國通號、滬硅產業戰投出借數量分別達到3026萬股和1197萬股。華潤微、九聯科技、天能股份、生益電子等戰投最新已出借數量均在400萬股以上。
上市公司股東出借意愿增強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持股5%以上股東通過轉融通出借公司股票的現象進一步顯現,為兩融市場提供了大量新增券源。僅4月份,就有深天馬A、兆日科技、新寶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表示公司股東擬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
4月13日,新寶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東菱集團擬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將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出借給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出借股份數量不超過300萬股。
4月14日,兆日科技披露《關于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及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預披露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和公司實際控制人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及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合計不超過67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2%)。
業內人士認為,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事實上為股權沉淀的大股東開辟了一條“生財之道”。股東通過轉融通業務,可將部分股票出借,并由此獲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同時又不影響控股地位。但不可回避的是,股東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擴大了融券券源,使二級市場投資者通過融券賣空的機會增加,這可能會對股價走勢造成一定影響。
東興證券表示,融券業務通過融出證券盤活存量資金,增強了市場流動性,亦有效推動價格過高的證券回歸合理估值區間,起到了市場“潤滑劑”和“穩定器”的作用。對標成熟資本市場,我國融券市場規模、標的數量方面仍有擴張空間。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