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完善市場化債券發行機制,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豐富債券品種,發行長期國債和基礎設施長期債券。”近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草案”)提出。
我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已突破100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就推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建議加強債券市場頂層設計。建議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解決長期應解決未解決的債券市場割裂等問題,研究出臺有關指導意見,實現準入條件、信息披露、資信評級、投資者適當性、投資者保護等規則的統一。同時,建議繼續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會同地方政府共同推進債券市場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談及完善市場化債券發行機制還需在哪些方面發力?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多措并舉,逐步完善債券發行機制。第一步,健全法制化的違約處置,推動違約債券轉讓及處置法規化,逐步引導市場機構更積極地參與到債券違約處置當中,培養常態化投資群體,探索中國高收益率市場發展。第二步,深化互聯互通,在債券通北向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及完善南向通,這一舉措也將利好境內投資者進行全球化債券資產配置。第三步,完善債券市場的對接,尤其是加強銀行間與交易所市場的互通,提升跨市場交易結算的效率,優化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第四步,繼續推動改善實體融資現狀。我國債券市場應客觀看待企業違約。同時,在實體企業融資方面,更應發展股債結合產品,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善市場化債券發行機制還需在違約處置、事中事后監管和透明化,加大統一執法力度等方面發力。
對于擴大債市規模的必要性和方法有哪些,趙亞赟表示,我國間接融資占比較大,監管一直強調擴大直接融資,而債券是直接融資中門檻較低,融資相對容易的一種方式。發行債券有助于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未來,可以從降低投資門檻,擴大開放力度,建設債券風險對沖機制,完善債市監管制度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擴大債市規模。
明明表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債券市場不僅需要起到服務實體經濟的目的,同時也需兼顧經濟發展的必要資金來源。因此,中國債券市場需要滿足企業和政府的雙向融資需求,因此創設貼近不同類型發行主體融資需求的債券工具非常必要,同時債券的期限也更為講究。
“在116萬億存量債券規模中,短期債券(1年以內)占比超過26%,1-2年占比超過13%,2-3年占比接近13%,3-5年占比超過18%,可以發現我國中短期債券規模占比超過七成。而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勢在必行。從具體操作方法層面,對于融資需求體量更大的國家及地方政府而言,匹配資金需求的長期國債,以及跟基建相關的基礎設施長期債券不僅可以降低在金融周期中融資波動風險,同時也有利于把資金引入關鍵領域,提升市場融資效率,對中國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起到關鍵作用。”明明進一步解釋。
(編輯 田冬 白寶玉)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