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間,港股市場實現迅速發展,總市值增長近10倍,牛股頻出,IPO集資額全球領跑……
隨著滬深港通、債券通等重大制度創新頻頻落地,兩地互聯互通日益緊密。分析人士表示,港股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大盤震蕩上行牛股頻出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上漲9230.39點,累計漲幅達60.74%。
港股大盤多年震蕩上行過程中,也孕育出不少牛股。數據顯示,459只個股股價翻倍,其中,69只個股股價翻十倍。近23年時間內,漲幅排前十名的分別是中國生物制藥、騰訊控股、創科實業、金蝶國際、威高股份、海螺水泥、六福集團、新奧能源、恒大健康、香港交易所。
隨著大盤震蕩走高和上市企業數量日益增多,港股市場總市值也水漲船高。據港交所年報數據,截至2019年底,港股市場總市值約為38.17萬億港元;而在1996年末,港股市場總市值僅為約3.48萬億港元。以此計算,港股市場在23年時間內總市值增長了997%,近10倍。
23年來,赴港上市企業的數量快速增多。據統計,截至1997年6月30日,僅有五百余家企業在港股市場上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這一數字已上升至2507家,增長約四倍。
在上市企業數量快速增多的同時,港股市場也在近年多次獲得全球IPO“集資王”稱號。港交所數據顯示,2019年,港交所憑借3128.89億港元的募資總額,蟬聯全球IPO集資冠軍。這是近5年第4次在IPO集資額上奪冠,也是10年來六度稱冠。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日前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內地和香港的IPO活動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2020年全年港股市場新股集資額或達2500億元。
制度創新互聯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回歸祖國后,滬深港通和債券通,以及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第二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創新頻頻落地,兩地互聯互通日益增強,中資股在港股中比重不斷上升。
中泰證券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香港上市的中資股合計1152家,市值占比為53.15%;外資股(包含美國、新加坡、日本等)合計僅有28家,但是總市值占比24.2%,香港本地企業數量占比52.42%,但市值僅占22.65%。
同時,近年來,包括滬港通、深港通開通,險資、公募基金加速南下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內地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帶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2020年上半年,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3000.15億港元,超過2019年全年的2493.37億港元。
國盛證券指出,近10年來,A股市盈率和換手率水平逐步趨近港股,兩地市場風格的相互融合漸成趨勢,且內地金融開放的步伐從未停歇,未來港股與A股的相互融合依舊是發展大趨勢。
市場吸引力持續增強
業內人士指出,港股市場愈發成熟及國際化,考慮到低估值,其在全球市場中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從市場結構看,新經濟和醫藥科技公司不斷涌入,將從根本上打破香港證券市場高度集中于金融、地產、公用事業等少數傳統行業的現狀,有效治理結構單一所引致的交易不活躍和估值中樞較低的沉疴,鞏固香港作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從企業角度看,海通證券表示,近年來,內地赴港上市企業的占比越來越高。當前港股市場上,中資上市公司數量已占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半壁江山”。從行業上來看,除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龍頭和知名企業外,還有互聯網、高科技和新業態的上市公司。特別是港交所重新修訂上市規則后,為“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打開大門,對內地創新企業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科技創新類企業選擇香港上市。
從投資者角度看,海通證券表示,當下時點港股在很多方面存在較明顯的優勢:首先,港股市場存在較多稀缺的投資標的,既有傳統金融地產等行業龍頭企業,也存在大批互聯網、高科技和新業態公司;其次,從價值投資角度看,港股整體估值不高,且存在很多具有較高穩定分紅的公司;第三,從資產配置方面,A股投資者正在組合中增加港股的配置,有助于優化市場風險收益特征。
廣發證券指出,隨著恒指選股新規改革、中概股加速回歸潮的到來,港股市場迎來“源頭活水”,“新老交替”的產業結構為中長期估值抬升打下堅實基礎,“市場生態大變遷”將成為長期投資主題。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