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的商品市場開放紅利促使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化,已經促使中國逐步轉向到金融開放紅利階段。陸股通的開通、MSCI中國的納入、債券通、外資金融牌照的持續放開等,都體現了近年來我國一直堅持的多渠道開放、加速推進國際化的核心思想。對于國內外投資機構而言,金融開放的加碼將有望培育市場更大的投資生態機會,更先進的投資理念、更豐富的投資工具、更多樣的投資形態都有望在國內持續深耕。
回顧2019年,多個監管職能機構取消或放寬當前外資銀行業、保險業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部分條件限制,進一步拓寬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經營范圍,給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創新試點提供部分新領域,取消單家外資銀行對中資商業銀行的持股比例上限,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等多項對外開放措施提出明確修改。今年以來,對外開放政策依舊大步向前,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明確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為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提供便利。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是,新規中落實了取消QFII和RQFII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或激發海外資本長期投資深耕A股市場。
目前來看,境外投資者對于國內市場關注度正加速上升,持續開放的政策紅利促使外資今年以來源源不斷流入國內資本市場。截至2020年5月底,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30%。從具體機構來看,基金占比約為12%,保險和社保合計占比約為6%,境外投資者占比約為9%,其他機構占比約為3%。其中,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A股股票資產市值達到2.0萬億元。而通過陸股通渠道投資內地市場資金累計凈流入額達到1.1萬億元,持股市值超過1.5萬億元,海外投資者已逐步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對于現階段資本市場而言,今年以來,包括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電子元器件等大健康、大消費、大科技板塊中的龍頭企業都表現不俗,除了市場情緒、行業基本面邊際有所好轉外,更是對資本市場開放提速預期的深刻體現。我們對金融開放和投資領域的長期收獲都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從投資端來看,我們依舊長期看好消費、醫藥、科技創新等多個子領域和板塊。與美股相比,當前A股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公司PE估值偏高,業績增速也普遍高于美股企業,估值溢價的背后更多來自于成長的確定性和長期價值。從PB-ROE、PEG等多個維度來看,A股消費龍頭估值依舊相對合理。
同時,在疫情沖擊下,內地消費市場相比海外更具韌性;生物醫藥持續創新,醫療器械國產替代依舊處于長期投資邏輯通道中;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中國現階段已完成從面板顯示、半導體代工封測、電子元器件、智能機械等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崛起的第一科技周期。未來,在政策的支持下,以5G、新能源、精密制造為代表的新周期全面開啟,從上游的設備、材料,到中游的集成、制造,再到下游的應用、服務都將迎來第二科技周期。
未來更開放的金融舞臺將持續吸引國外機構關注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果,投資中國,投資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望成為國際投資人重要的核心戰場。同時,也讓國內投資人能有更多的機會與世界領先的金融市場和機構進行深度交流,并長期受益。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