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后首個交易日,A股如愿迎來開門紅。節前表現強勢的成長股繼續上攻,寧德時代引領新能源板塊大幅反彈,創業板、科創板爭相領漲;價值股相對“低調”,流動性改善疊加大宗品漲價,券商、油氣板塊受資金追捧,市場呈現普漲格局。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3236.37點,上漲1.28%,時隔一個半月后重新收復3200點關口;深證成指報11938.12點,上漲2.66%;創業板指報2554.66點,上漲3.92%。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1125.97億元,自5月11日以來重回萬億元。
國內經濟復蘇、外部擾動緩解,被視為引發近期市場反彈的主要背景。但是,在連續多日大漲后,機構間也出現分歧。有機構觀點認為,市場環境的確在發生一些積極變化,但基本面改善情況仍有待觀察,投資者還需更多聚焦業績確定性。
成長股帶頭上攻創業板科創板領漲
昨日早盤,在滬深主板窄幅盤整的背景下,創業板指率先沖高,成功點燃市場賺錢效應。作為板塊第一大權重股,寧德時代平開高走,收盤上漲6.68%,總市值升至10862億元。
寧德時代的強勁表現帶動新能源板塊全線上揚。其中,上游鋰礦勢頭最為突出,Wind鋰礦指數大漲8.59%,板塊內近半數成分股漲停,天齊鋰業等千億市值龍頭的股價已較4月末低點接近翻倍;儲能指數漲4.56%,天賜材料漲停。光伏、風電板塊均迎來大漲。
作為端午假期討論熱度最高的方向,科創板同樣高奏凱歌。昨日,科創50指數收漲3.86%,自4月見底以來已累計反彈約30%。400余只科創板股票超過九成飄紅,新風光、亞信安全等多股收獲20%幅度漲停,新股N洛耐則大漲150.59%。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艾熊峰認為,今年以來市場風險偏好較低,年初高估值板塊的調整幅度相對更大。這種情況下,部分行業超調帶來的機會值得重視,部分高估值板塊當前估值性價比開始顯現。
“在賽道投資中,成長曲線拐點的研判最為關鍵。以新能源汽車為例,2019年以來板塊超額收益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而持續增長。新能源板塊成長曲線拐點短期仍難看到,中長期邏輯難以證偽。盡管部分新能源個股業績低于預期,但整體板塊仍維持高景氣。”艾熊峰表示。
資源股續升油氣和煤炭板塊火熱
相較于創業板、科創板的“你追我趕”,滬深兩市主板的表現稍顯“低調”。昨日滬指時隔一個半月重返3200點關口,資源股功不可沒。
端午假期期間,海外大宗商品高溫不退,其中國際油價重返120美元引發關注。反映到盤面上,A股、港股油氣板塊昨日均收獲上漲,其中A股廣匯能源、中國海油漲超3%,港股中國石油股份、中國海洋石油漲幅在1%左右。
消息面上,歐盟對俄油及油品禁令在5月初首次提出,6月初正式落地,其間原油價格在制裁加碼的市場擔憂升溫中,從105美元/桶逐步攀升至120美元/桶。而即使OPEC+在6月產量會議上決定加快增產步伐,也并未有效緩解供應受損的市場擔憂。
煤炭板塊延續了今年前5個月的強勁走勢。Wind煤炭指數昨日上漲3.46%,午后在成長股高位調整的過程中漲幅明顯擴大,山煤國際漲停,蘭花科創上漲9.72%。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團隊認為,過去兩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下游需求也出現了邊際好轉。從高頻數據看,沿海八省煤炭日耗量、螺紋鋼表觀消費量、建筑鋼材成交量較兩周前分別提升8.1%、3.8%和15.6%。“與此同時,海外供應風險的重點仍在于俄烏局勢及地緣政治,另外資源出口國的限制、天氣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機構觀點偏中性建議關注基本面
對于5月下旬以來成長股引領的反彈行情,機構間的觀點存在分歧,整體仍偏向中性。一方面,按照宏觀規律,國內經濟步入復蘇帶動權益資產走出上漲行情,市場對海外不確定因素也逐漸“脫敏”;另一方面,企業基本面改善情況仍有待觀察,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半年報需要留意。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預計,6月起國內經濟快速修復,5月國內宏觀數據在生產、投資、消費、出口上均有不同程度反彈。穩經濟總動員后,一攬子穩增長政策的傳導性和執行力提升,前期積蓄的政策效果將集中顯現。政策合力催化資金接力,A股行情將從4月下旬開始的超跌反彈階段,切換至6月開始的“中期慢漲主行情”階段。
國泰君安首席策略方奕則提示“還沒到可以總攻的時候”。在其看來,當前無風險利率大幅下降與風險偏好大幅抬升令A股直接邁入大牛市的可能性較低。相較于指數變化,當前更有意義的是疫情防控逐步正常化、股票市場底部區間逐步清晰之后,投資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會從單一的避險轉向積極尋找低估或被錯殺的個股投資機會。
“目前A股仍處在筑底和磨底階段,業績確定性是這一階段的核心。穩定需求是當前投資的前提,不論是成長板塊還是價值板塊,選股思路均在業績確定性。”方奕強調。
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劉晨明也認為,站在當前時點,7月半年報預告期及8月半年報公布期逐漸臨近,由于經歷了一波超跌反彈,不少股票和行業估值得到修復,接下來業績對市場的影響成為重要關注點。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