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5月12日,受隔夜美股大跌影響,A股三大指數早盤低開,全天呈現窄幅震蕩格局。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12%,報3054.99點,深證成指跌0.13%,報11094.87點,創業板指漲0.22%,報2351.27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8212.5億元;總體來看,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股達3115只。
同花順行業板塊看,有64類行業上漲,占同花順行業總數的84%,其中,酒店及餐飲漲幅居首,漲2.60%,此外,小家電和紡織制造兩行業漲幅也均超2%,分別達到2.38%和2.06%。
對于今日的市場表現,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表示,今日市場表現超預期較為強勢,在隔夜美股大跌的情況下,A股表現相對較為穩健,個股也出現了普漲的現象,整個指數也比較穩定,北向資金雖然仍然在流出,但顯然對盤面的影響并不大。參考到近期整個市場的走勢來看,A股也明顯強于美國的市場,抵抗住了美股下跌和美聯儲加息縮表帶來的影響。我們認為,在當前狀況下,整個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已然處于一個歷史極低的位置,尤其是中小個股,所以我們看好整個市場的反彈,認為中小個股可能會表現的更強,疊加基本面層面,疫情開始邊際好轉,政府的各種穩增長政策也不斷的推出,這些宏觀的利好都會逐漸在股市上得到體現,同時市場也確實調整充分,有反彈的需求。
北向資金今日盤中呈流出態勢,全天凈賣出27.0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23.42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61億元。
漲停板方面,有90只個股漲停,其中,有10只漲停股,股價已連續上漲超過5個交易日。從行業角度看,建筑裝飾行業漲停股最多,達14只,緊隨其后的是醫藥生物,漲停股數量為9只,機構設備和公用事業均為7只。
表:連續上漲且今日收盤漲停股前10位
制表:趙子強
新華制藥10天10板大漲159.38%
5月12日,新華制藥表現搶眼,開盤后快速上攻,并在20分鐘內封漲停板,盤中反復幾次開板,不過,13:39起的封板則直到收盤。截至收盤,封板買一單達20182手。該股最近漲勢如虹,已連封10個漲停,其中8個為一字板,近1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159.38%。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收盤,新華制藥(000756)最新價為24.33元,漲幅為9.99%;港股山東新華制藥股份(00719)最新價6.26港元,漲幅為-3.25%,A股較港股溢價354.45%。不過,深股通今日仍凈買入A股新華制藥3556萬元。
消息面,今日公司早間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公告中稱“需要特別提示的是:真實生物所持有的阿茲夫定是抗艾滋病藥物,于2021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目前新增臨床試驗為抗新型冠狀病毒適應癥。真實生物治療此適應癥的臨床試驗結果尚未公開發布,此適應癥尚未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
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向公司董秘提問:公司的抗老年癡呆創新藥到臨床階段了嗎?什么時候上市?新華制藥回復稱:OAB-14是與沈陽藥科大學聯合研發的抗AD(老年癡呆)重大創新藥物,目前已具備啟動I期臨床的條件,現已向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CDE提出“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前”溝通會的申請。
酒店及餐飲行業領漲
同花順行業來看,酒店及餐飲行業漲幅居前,漲幅為2.60%,收報1304.807點。
華泰證券表示,線下餐飲受疫情影響首當其沖,本土餐飲業2021年以來受客流下滑、成本抬升多重壓力,餐飲公司盈利情況較不樂觀。但參考境外餐飲業疫后發展情況,全球龍頭公司多在疫情見頂后1-2季度即完成快速修復,我們看好在疫情邊際影響減弱后餐飲業的快速修復。若本輪疫情在2022年上半年觸底,下半年國內餐飲或迎來較為強勢的修復。2022年1Q拓店受到疫情影響節奏環比放緩,但展望全年,龍頭品牌仍有望在單店經營健康的前提下穩健拓店,進一步向下沉市場聚焦。本輪疫情對中小餐飲店出清更加充分,長期看單店模型優質、穿透力強&品牌勢能堅挺的公司配置價值凸顯。
從配置角度,信達證券表示,建議關注疫情中仍逆勢快速擴張,疫情修復后彈性較大的公司,如連鎖餐飲板塊的九毛九、海倫司等。
震蕩或是左側布局機會
對于未來A股的走勢,分析人士提到了三大向好的積極因素:
第一,A股行情相對獨立。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表示,滬深兩市在近幾個交易日出現相對強硬的走勢。如在周三,美股回落,但A股市場在周四開盤時僅僅通過低開就對沖了外圍市場對A股的影響力。
其次,經濟預期好轉。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經濟走勢應該會顯著好于上半年。
第三,機會遠大于風險。方正證券表示,隨著市場新一輪加速調整,國內股市估值已經降至底部,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向市場傳遞出積極信號,意味著后續政策力度有望加大,市場未來的機會遠大于風險。
私募機構表達了對A股市場的中長期看好。胡泊表示,長期來看,整個市場波動最大的階段,未來筑底的過程可能仍然需要一段的時間,但整體來說,我們看好后市的行情。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中長期看由于市場估值處于低位,負面因素消化較為充分,結合中國經濟發展韌勁、資本市場改革紅利和力度不斷加大的穩增長政策環境等長期利好因素,市場下行空間有限,年內企穩反攻的概率和空間不應排除,短期市場震蕩或許提供了中長期左側布局的較好機會。
(編輯 白寶玉)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