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毛軍
受五一假期及香港佛誕節的影響,根據港交所安排,北上資金本周僅在周四交易了1個交易日,凈賣出23.6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8529萬元,深股通凈賣出24.48億元。
抄底家電股
在僅有的1個交易日里,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兩個行業獲北上資金抄底,分別凈買入19.31億元和14.67億元;化工、汽車、建筑材料、公用事業、機械設備五行業也獲得北上資金超億元的凈買入。電氣設備被大幅凈賣出逾30億元,不過減持主要集中在寧德時代上;房地產行業被凈賣出逾10億元,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九行業也被凈賣出超億元。
雖然家電股近1年來跌跌不休,但家電行業景氣度卻持續攀升,自疫情以來,家電出口規模不斷增長。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21年我國家電(白電)產品全年累計出口1184.5億美元,同比增長26.4%,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48.4%,出口規模和增速均創近10年新高。
家電三巨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本周均獲得北上資金大手筆增持,凈買入格力電器逾9億元,位居本周凈買入榜首,增持超2119萬股。北上資金總持倉時隔1個半月后重回6億股以上,持倉市值也重回200億元以上,創2個月來新高。
美的集團獲得3.32億元凈買入,增持逾565萬股,位居本周凈買入第4位;海爾智家則獲得1.61億元凈買入,增持609萬股;另外,老板電器、三花智控、小熊電器等家電股本周也獲得北上資金加倉。
華泰證券表示,立足長周期,家電龍頭企業目前估值處于階段性底部,尤其白電龍頭2022年一季度業績表現穩健,其估值吸引力強,已經處于可加大底倉配置的區間。
減持寧德時代超百億元
今年以來,從北上資金加倉情況來看,銀行股無疑是最大贏家,累計獲得208億元凈買入,是唯一一個凈買入超200億元的行業;電氣設備、有色金屬兩行業則分別獲得164億元和143億元凈買入。雖然疫情還在延續,但部分醫藥相關個股業績已呈現頹勢,北上資金持續減持,今年以來累計凈賣出醫藥生物行業184億元,為減持最多的行業;白酒股因前期漲幅過高,也成為北上資金重點減持對象,食品飲料行業因此也被大幅凈賣出141億元。
寧德時代因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低于市場預期,股價一度大跌至1年來新低。北上資金本周凈賣出寧德時代37.43億元,如剔除寧德時代,電氣設備行業本周實際獲得超7億元的凈買入。
而今年以來,北上資金累計凈賣出寧德時代111億元,為年內唯一一只凈賣出超百億元的個股,累計減持約2415萬股,持股市值降至不足660億元,創近1年來新低,而在去年底北上資金持股市值還高達逾1350億元,不到半年的時間腰斬一半以上。
同樣剔除寧德時代,今年以來,電氣設備行業獲得的凈買入是遠超銀行業的,新能源賽道仍是北上資金的最愛。在年內凈買入前五位個股中,有3只與新能源相關,分別為國電南瑞(凈買入85億元)、陽光電源(79億元)、匯川技術(39億元);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天順風能等新能源相關個股今年以來也獲得北上資金凈買入超10億元。
中信證券認為,由于2022年一、二季度受各地疫情沖擊,宏觀經濟逐漸承壓,以能源體系升級為代表的新型基建可以起到加速“雙碳”轉型與投資帶動產業鏈發展的雙重作用。一方面全年電網電源投資有望繼續維持高位;另一方面電網的結構化有望繼續加速,圍繞分布式及配套智能電網升級、復合型能源大基地建設及配套電力外輸通道建設,有望率先發力,二季度末大型項目建設有望先行。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