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一線調研是機構把脈宏觀經濟變化、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利器。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共有621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一線調研。這些被調研的對象,集中在工業機械、電氣部件、電子元件等至關重要的行業和領域。在調研中,機構關注企業的業績表現、技術路線、訂單產能……通過一線調研,機構感受到經濟的真實脈動。
調研路徑明晰
數據顯示,截至5月5日,二季度以來共有621家上市公司獲得券商、基金、保險等機構調研。其中,君實生物受機構青睞,獲得576家機構調研,居于首位,包括接待券商74家、基金公司118家等。
邁瑞醫療接待調研機構的家數為551家,居于第二位。被稱為“女人的茅臺”的愛美客接待501家機構調研,居于第三位,其中僅投資機構就超過200家。洽洽食品、歌爾股份則以接待484家、451家機構調研,居于第四位、第五位。華測檢測、聞泰科技接待調研的機構分別為447家、413家。
除上述7家上市公司,還有天合光能、海康威視、澳華內鏡、聯創電子、視源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接待調研機構家數超過300家。而在這些獲得超300家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視源股份的股價區間漲幅最高,為18.64%;聯創電子區間跌幅最大,為-22.02%。
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分布較為廣泛。在被機構調研的621家上市公司中,工業機械行業公司最多,為46家,占比7.41%。電氣部件與設備行業同樣熱門,有35家上市公司獲調研。緊隨其后的是電子元件行業,有34家上市公司獲調研。
此外,被調研行業居前的還有半導體設備、西藥、食品加工與肉類、應用軟件等行業,獲得調研的上市公司家數均超過20家。航空航天與國防、基礎化工等此前受“冷遇”的行業,近期也獲得較多機構調研。
“大佬”舉動受關注
在一線調研中,不乏資產管理行業的“大佬”和“頂流”,他們的一舉一動引發投資者關注。
4月28日,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張坤現身國際醫學的機構調研活動。國際醫學以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為主業。調研國際醫學的機構主要關注的話題涉及2021年業績、業務發展情況及2022年一季度經營情況,還有機構人士問及醫院停診期間是否存在人才流失問題、公司旗下醫院進行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工作試點的進度。
日前,興證全球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參與健友股份的調研。這是今年3月以來謝治宇對健友股份的第二次調研。基金在調研中主要關注公司對于核酸類藥物、多肽類藥物的探索情況,以及公司在國外市場的拓展情況。除健友股份之外,謝治宇還出現在聯化科技的調研名單中,一同出現的還有富國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李元博。聯化科技表示,2022年公司醫藥業務的重點是做好新項目驗證,公司將持續投入資源,為未來業務健康穩定增長奠定基礎。
信達澳亞基金明星基金經理馮明遠日前現身博彥科技線上調研。博彥科技表示,對受到區域性疫情影響的部分客戶來說,訂單釋放的節奏有可能因為局部疫情而階段性放緩。一旦疫情緩解,公司業務應該會較快修復。
富國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朱少醒出現在藍曉科技的線上調研中。在投資者問答中,藍曉科技表示,2022年以來,國內多地疫情反復,對公司原材料運輸、客戶產品設備交付、海外發貨產生了一定影響。通過遠程調試、發貨調配等管理方式,公司努力將疫情對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樂觀看待后市
通過一線調研,機構切實感受到經濟的真實脈動。
“一線調研可以讓我們看到優秀行業中優秀公司的真實情況。抓住主要矛盾后,研究和投資事半功倍。”有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通過一線調研獲得的信息,經過專業加工消化,形成了機構對于宏觀經濟、企業盈利等情況的系統性認識。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宇生表示,今年全年A股整體盈利增速或在4.1%,結合當前行業估值與疫情前估值的對比來看,建筑、汽車、食品飲料、有色、化工、煤炭、醫藥、軍工等行業值得關注。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為,一季度在減稅降費等政策扶持下,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平穩增長,從工業企業三大領域來看,采礦業是利潤增量的主要貢獻者,制造業盈利仍然相對疲軟,但降幅收窄。細分行業中部分高新技術領域制造業盈利表現較好,部分消費領域利潤有所改善。后續隨著疫情緩解,復工復產陸續推進,可關注穩增長相關中上游板塊以及消費、制造業板塊。
“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經濟增速和股票市場大概率出現回升。”永贏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李永興表示。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15:15 | 海爾智家一季度業績穩健增長 AI創... |
15:15 | 最高法:加強對涉新就業形態民事糾... |
15:10 | 中國重汽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龍... |
15:08 | 蘭石重裝下屬兩家子公司入選甘肅省... |
15:07 | 皇氏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超... |
15:07 | 安旭生物2024年報解讀:穩健經營筑... |
15:05 | 上交所首單“實驗室經濟”科技創新... |
15:04 | 可口可樂一季度實現營收111.29億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