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維持流入態勢。截至4月20日,南向資金共流入1041.47億港元,持續為港股“充值”。
分時段看,2月23日至3月16日,港股互聯網板塊震蕩,恒生指數跌幅近15%,南向資金大手筆逆勢加倉,幾乎每日維持流入且持續加速,合計流入540.49億港元,超過今年流入總量的一半。3月底前后,南向資金轉為小幅流出。4月初,資金又整體恢復凈流入,本月已合計凈流入68.48億港元。
近1年數據顯示,南向資金偏愛新經濟板塊。其中,美團是南向資金流入最多的個股,近1年流入269.78億港元。快手、吉利汽車分別流入225.66億港元、194.12億港元。近3個月來,騰訊控股躍居為南向資金流入第二位的個股,合計流入171.46億港元。
近1個月來,南向資金配置風格悄然生變,石油、電信等以往頗受冷落的板塊獲資金追捧,房地產、能源、生物制藥也不斷引來南向“活水”。其中,中國海洋石油近1個月獲凈買入57.98億港元,雄踞南向凈買入第一名。中國移動、中國海外發展近1個月分別獲凈買入24.26億港元、12.71億港元,成為南向資金的“新寵”。
在整體偏弱的行情中,南向資金“新寵”個股的表現頗為亮眼。3月20日以來,中國海洋石油的漲最大幅超過15%,中國移動、中國海外發展的最大漲幅在8%左右。中國海洋石油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38.98%。
信達證券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淑嫻對記者表示,中國海洋石油具有高油價、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
南向資金對中國海洋石油的偏愛,從部分知名公募的持倉可見一斑。以低估值價值投資聞名的丘棟榮,一季度大舉加倉港股。丘棟榮執掌的中庚價值領航基金一季報顯示,中國海洋石油配置比例大幅度提升,成為第三大重倉股,占比達9.64%;中國海外發展占比達4.56%,也為前十大重倉股之一。
至于后市行情,多數觀點認為,港股修復行情一觸即發。
光大證券認為,外部風險因素逐步出清后,“穩增長”政策發力將推動港股復蘇。不過,在全球通脹取得明顯好轉之前,港股市場短期內修復空間有限,反彈預計將比較溫和。
華安合鑫董事長兼投資總監袁巍稱,從中長期來看,目前港股的PB水平在歷史的6%分位數左右,處于極度低估狀態。從短期來看,美聯儲加息對于港股估值的壓制往往在預期階段,風險出清后便是反彈。歷史經驗表明,美聯儲加息落地后半年至一年,恒指的表現往往呈上漲趨勢。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