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11月22日,A股三大指數持續拉升,集體收漲,創業板指站上350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61%,深證成指漲1.41%,創業板指漲2.54%;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2549.17億元,兩市成交額連續第22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總體來看,滬深兩市個股有2473只上漲,漲跌比為1.25。
11月22日,北向資金凈買入14.3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15.06萬元,深股通凈買入29.42億元。
從申萬行業指數方面來看,有21類行業上漲,其中,汽車(3.21%)、有色金屬(3.11%)、電氣設備(2.92%)、電子(2.83%)、化工(2.15%)等5類行業指數漲幅超2%;,另有7類行業下跌,房地產居首,跌幅達1.83%。
制表:趙子強
熱點方面,第三代半導體啟動,鋰概念上漲。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11月19日的2021廣州車展開幕式上發言提振了第三代半導體的投資人氣。王傳福表示“在半導體領域,電動車對半導體的需求相較傳統車對半導體的需求增加5-10倍。但是因為‘缺芯’,全球大約700萬左右電動車沒有生產。電動車是上半場,智能車是下半場,智能車對半導體的需求更大。”
第三代半導體板塊大漲,漲幅達5.31%,板塊中,有51只個股上漲占比89.475%,其中,銀河微電、時代電氣、聚燦光電、揚杰科技收20CM漲停;天通股份、晶方科技、露笑科技收10CM漲停;英唐智控和捷捷微電漲幅超10%。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當前半導體的需求雖然出現一定的結構性分化,但整體仍處于高景氣度以及供需緊張的狀態,今年未見產能緊張緩解或松動跡象,預計2022年整體產能仍然緊張且漲價持續。原有存量市場需求穩固,5G、新能源車、風電光伏、工業等應用升級帶來增量需求,單一終端硅含量提升。同時,Foundry、IDM持續擴產,國產化大力推進,本土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全面受益,具備強勁的、長久的增長動能。建議關注以下主線:國產化(設備、材料、模擬、IGBT)、景氣度(設備、MCU、IGBT)、汽車(功率、CIS、存儲)、軍工、服務器。
鋰電池強者恒強,板塊漲幅超3%,大單資金凈流入超99億元,寧德時代在16.85億元北向資金的“買買買”中大漲6.57%,帶隊概念板塊中的利元亨等21只個股漲停或漲逾10%。
中信證券表示,長單定價的影響逐漸消除,第四季度南美鹽湖提鋰企業產品售價預計大幅抬升,全球鋰價有望共振向上。2021年南美鹽湖鋰資源開發進入高峰期,中國企業布局不斷加強。建議關注布局南美鹽湖資源項目的企業和受益于技術推廣的鹽湖提鋰工藝提供商。推薦贛鋒鋰業和藍曉科技,建議關注西藏珠峰和久吾高科。
華創證券表示,中短期,鋰價上漲趨勢不變,漲價邏輯仍在,鋰板塊已調整充分,關注左側布局機會。長期鋰板塊高成長性和稀缺戰略資源將持續享受高盈利,高增長。鋰資源具備稀缺屬性關注天齊鋰業、藏格控股和永興材料,其他可關注:融捷股份,江特電機;鈷鎳:洛陽鉬業、寒銳鈷業和盛屯礦業;三元前驅體:格林美、中偉股份和華友鈷業;正極:當升科技和容百科技;銅箔:諾德股份和嘉元科技。
如何看待接下來A股的投資機會,機構觀點如下:
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當前A股的熱點格局較為積極而樂觀,既有沖鋒領漲的新興產業股主線,也有大金融主線提供持續拓展的安全邊際,這樣一來,場外增量資金就敢于、愿意加倉,這也是周一成交金額開始放大的原因之一。所以,短線A股市場買力強勁,前景可期。在操作中,繼續加大力度配置新興產業主線,尤其是對新近挖掘出的新興產業領域的龍頭品種。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目前市場上,情緒偏謹慎,流動性相對充足,行業持續輪換。宏觀層面,我們維持對Q4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判斷,盡管10月的消費數據小幅回升,地產政策有出現松動的機會,但相信整體經濟仍需要時間去調整。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預期明年的CPI也不會一下子很高,會相對溫和。因此,我們仍然認為“情況不會變的更差”。年末我們還是以防守策略為主,追求確定性及安全邊際,因此光伏、儲能及新能源行業仍是我們看好的主要方向,此外我們看好低估值受復蘇利好的消費、TMT龍頭的低位布局機會。
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短期內的市場風格可能跟隨北向資金的進出,但從未來一段時間來看,年底一般是機構調倉以及爭奪排名的最后時間窗,個股波動會加劇。行業及個股選擇上,疫苗及特效藥未來的普及預期,會有利于疫情受損股,在判斷疫情進展的前提下,可以提前適當布局機場航空旅游等彈性較大品種。此外,無論是滯脹的賽道股,還是已經反彈幅度不小的消費醫藥,都做好基本面甄別,選擇明年競爭結構好且業績可能超出預期的個股作為明年的儲備品種。
云溪基金總經理陽勇:現在很多公募機構為了保證收益,逐漸把高位的新能源減倉買底部防守標的,提前鎖定年度排名。我們最近也把半導體、軍工納入研究范圍,這兩個板塊景氣度高,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沒有政策風險。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信等高速發展的新興領域帶動下,中國半導體市場未來幾年增長空間廣闊。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沒有超預期消息情況下,市場維持一段時間震蕩筑底行情的可能性比較大。年底前后市場流動性環境有望改善,政策不確定性也有可能得到一定消除,市場走出跨年度行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編輯 李波 喬川川)
21:28 | 凱盛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5 | 利德曼:目前未與賽納生物建立招商... |
21:24 | 空港股份:第八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1:24 | 松煬資源: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24 | 慧辰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邦德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麒麟信安: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24 | 艾迪藥業: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24 | 華泰證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24 | 宇新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24 | 招商銀行:監事會決議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