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11月15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走弱,集體收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16%,報3533.30點;深證成指跌0.47%,報14636.39點;創業板指跌0.82%,報3401.87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1580.31億元,連續第17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總體來看,兩市個股漲多跌少。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33.8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36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8.46億元。
熱點方面,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有11個行業實現上漲,其中,傳媒、休閑服務等行業漲幅居前均超2%,漲幅分別為2.53%、2.48%;醫藥生物、紡織服裝、輕工制造等行業漲幅也均在1%以上。另外,電子設備、有色金屬等行業跌幅均超2%。
周一(11月15日)申萬一級行業市場表現情況:
制表:吳珊
可以看到,新熱點開始出現,調整的主要是前期炒作過高的一些題材,強周期仍有局部調整但開始趨緩。
北交所新股最高漲幅突破500%
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交易,首批上市股票81只,其中71只精選層平移股票含3家因申請轉板上市而停牌,另有10只首日集中上市新股。
這10只新股行情火爆,盤中均觸發二次臨停,同心傳動漲幅一度超過500%,最終收漲493.67%,大地電氣漲261.75%,志晟信息漲238.97%,晶賽科技漲208.57%。
NMN“長壽藥”概念股爆發
11月15日,長壽藥NMN概念發力,雅本化學、眾生藥業、特一藥業漲停,爾康制藥、金達威等個股漲幅也均在5%以上。
NMN,即“β-煙酰胺單核苷酸”,號稱是能夠延緩衰老的“長壽藥”。去年7月份,金達威旗下的NMN產品在某電商平臺上架試銷售,瞬間拉動公司股票5個漲停,即便金達威發布“NMN產品銷售低、不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的公告,甚至收到深交所關注函,但仍然抵擋不了股民的熱情。去年8月3日,金達威的股價最高觸及64.48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相關機構也列出了NMN概念股,目前已有12家上市公司位列其中。
需要提示的是,雖然“長壽藥”市場廣闊,但較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對于近期市場表現及未來投資機會,受訪機構普遍持有謹慎樂觀態度。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目前市場上,情緒偏謹慎,流動性相對充足。10月份的社融數據和出口數據都超預期是個相對較好的信號,一來,社融改善是滯漲預期降溫的信號,利好股市;二來,持續的出口超預期意味著外需仍然強勁,有助于拉動整體經濟。當然,外需的強勁主要來自于美國補貼帶來的需求,另一個原因則是全球供應鏈受影響的情況下,突出中國疫情良好控制保證的供給。相信年末出現更糟糕的情況機會較小,在保供保民生等維穩政策下,經濟保持平穩的機會較大。因而仍然以防守策略為主,投資確定性強、安全邊際高的賽道,光伏、儲能及新能源行業仍是主要投資方向。此外,還會考慮持續低位布局低估值受復蘇利好的消費、TMT龍頭。
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上周公布了部分經濟數據,未來一段時間內大宗商品價格重新上漲的苗頭被徹底遏制,CPI則在能源價格回升和豬肉價格止跌回升的情況下開始向上。新能源雖然依然高景氣,但資本市場相關股票估值高企,在業績真空期,股價想要持續上行缺乏更明確的業績支撐點。臨近年底,資金面的寬松預期將會后延,四季度降準的預期在下降,轉而期待年底經濟工作會議之后對明年一季度的寬松局面預期。行業選擇上,有提價預期的消費細分板塊,如白酒、休閑零食、調味品可以重點關注,同時關注景氣度有可能反轉的汽車零部件、生豬養殖等行業。高景氣度的新能源和科技板塊中要做好二次甄別,選擇未來1年-2年內依舊能保持高景氣快速發展且PEG相對合理的細分領域。
云溪基金總經理陽勇:目前大盤處于低風險區域,存在結構性高估和結構性低估,未來慢牛格局依然可以期待。四季度A股大概率維持區間震蕩,市場每次大幅度回撤都是短暫的,要保持良好的信心與耐心。隨著年末基金排名爭奪,一波跨年度行情即將展開。展望未來,始終堅持在大健康、大消費、大科技領域深耕挖掘具備核心競爭力龍頭公司,并結合估值與行業變化動態,優化持倉。長期看,對A股未來仍然充滿信心,在慢牛格局相對確定、結構性行情不斷演繹的背景下,每一次的階段性低迷,都是逢低介入的機會。
中睿合銀投資總監楊子宜:近期市場板塊之間的輪動始終順著兩個方向:1.具備強基本面的高成長賽道;2.深度調整后的價值賽道。本質還是資金在尋找安全邊際較高的投資機會:熱門高成長賽道,今年已經反映了較多未來業績和樂觀預期,在沒有更多利好刺激的情況下,近期大概率維持強勢震蕩;而經過時間和空間調整的價值賽道標的,在基本面和估值“不能再糟糕”的邏輯下,安全邊際相對凸顯,資金短期博弈或中長期參與的意愿更強。展望后市,板塊之間仍然會維持較快的輪動,市場整體的波動也在加劇,投資難度進一步提升。基于對市場短期大概率強勢震蕩,以結構性的機會為主的判斷,更多著眼于長期的邏輯,規避較大風險的同時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短期波動。未來看好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兩條主線:其一,在更優的持續向上的產業趨勢中尋找出更具性價比的投資標的,包括新能源汽車、光伏、軍工、電子、綠電等;其二,重點關注并擇機配置部分今年以來通過時間、空間調整到位的仍然具備較強基本面的板塊,包括消費、TMT和地產產業鏈等。
(編輯 孫倩)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