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楚麗君
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上市公司往往將閑置資金購買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銀行的理財產品由于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往往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截至9月28日,A股有543家上市公司購買了銀行及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合計1441.39億元。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543家公司中有341家公司公告總購買金額均超1億元,占比超六成,其中,濰柴動力、古井貢酒、海天味業、貝泰妮、兆易創新等5家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總金額均超20億元。
從產品來看,下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吸引了458家上市公司購買,合計購買金額為1064.29億元,占總金額的比例超七成,與此同時,工商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5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獲得上市公司購買金額累計均超100億元。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表示,資金流充裕或者剛融資準備分階段投產的公司賬面上都會有比例較大的現金,而現金長時間留存在活期賬戶會受到通貨膨脹、機會成本的侵蝕,因此對于公司而言,在保障本金安全和不影響日常經營的情況下,通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進行現金管理成為了上市公司常規的資金運營手段,一方面可以獲得理財收入來增加公司和股東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以及企業效益。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看,一些安全性高、流動性好和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還是比較能夠滿足上市公司閑余資金的短期投資需求的,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限制和監管趨于嚴格,一方面控制了上市公司的理財沖動和相關風險,另一方面也使得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會太高,理財收益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通常不大。
從上述543家公司所屬行業來看,景氣度較高的行業所屬公司投入到理財產品的家數較多,其中,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基礎化工、汽車等五大個行業的公司家數居前,分別為75家、54家、44家、43家、40家。
圓融投資股票部總經理王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表明賬上有閑置現金,具體來說,可能是因為商業模式好、現金流非常充沛,用于經營和擴張后仍有閑置,也可能是主業前景一般、缺少好的投向和有效用途,因此,對于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無法一概而論,需要結合其所在行業賽道以及自身業務情況具體分析。
表:下半年以來漲幅超60%購買理財產品的股票一覽
制表:楚麗君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吳珊)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