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白酒性價比凸顯”,近日國海證券亮出了這樣的觀點。
面對近日跌宕起伏的白酒股,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萬聯證券、山西證券、國泰君安等機構發布研報均指出,高端白酒股調整后的估值已經具備買入價值。
白酒股估值逐步趨于合理
進入2021年以來,白酒股股價可謂跌宕起伏,自白酒板塊指數2月18日創出歷史新高后,經過一段時期震蕩整理,6月7日再度攀升至年內次高點,此后則一路回落,直至8月20日創出年內新低,3個月累計跌幅達30.02%。
在此期間,白酒板塊的市盈率也從歷史高位的65.4倍,回落至目前的41.7倍。其中,備受矚目的貴州茅臺的市盈率也從年內66.47倍的高位,回落至目前的41.1倍。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白酒歷史平均估值為25倍-35倍之間。目前,白酒板塊所處的估值位置仍然相對較高,未來白酒企業的業績增長速度是否與估值相匹配,將影響其股價走勢。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收盤,在18家上市的白酒公司中,已有7家公司披露2021年中報業績,其中,有6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舍得酒業、水井坊等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200%,分別為347.94%和266.01%;緊隨其后的是迎駕貢酒、金徽酒、今世緣等3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30%;貴州茅臺2021年中報凈利潤同比增幅為9.08%。
對此,中泰證券分析認為,經過“宣泄”后的白酒股,目前,整體估值已經開始趨于合理,投資價值已經逐步顯現。此外,臨近中秋佳節,市場需求往往會加大,所以對于白酒的正向促進作用應該會更強。
三路資金堅守白酒股
炙手可熱的白酒賽道一直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在資金的博弈中,重回“冷靜”的白酒股,使得市場資金從心動走向行動,受到部分資金的長期青睞。
首先,融資客長期青睞白酒股。
統計發現,今年以來,8只白酒股獲融資客增倉,合計凈買入額達134.48億元。其中,貴州茅臺位居兩市融資標的股的第二位,達84.06億元。緊隨其后的是五糧液、瀘州老窖、酒鬼酒、口子窖、山西汾酒等個股,年內累計融資凈買入額均超5億元,分別為18.34億元、9.71億元、8.49億元、5.63億元和5.54億元。
其次,素有“聰明錢”稱號的北上資金,在調倉換股中加倉5只白酒股。
統計發現,從滬股通、深股通的交易情況來看,今年以來,今世緣、酒鬼酒、迎駕貢酒、伊力特、金徽酒等5只白酒股期間均被北上資金凈買入,合計凈買入金額達19.24億元。
第三,基金連續8個季度堅守逾九成白酒股。
記者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自2019年三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在18只白酒股中,有17只白酒股連續8個季度一直被基金堅定持有,占比逾九成,成為壓箱底的長期股。
分析人士表示,從公募基金及北上資金二季度持倉變動來看,白酒板塊倉位雖整體略有下降,但仍屬超配狀態,顯示極高的黏性,某些個股倉位甚至有所提高。
可以看到,自1993年第一只白酒股上市至今,白酒板塊已在A股沉浮近30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白酒具有社交、金融、文化、收藏等多重屬性,順應消費升級的整體趨勢,目前看來依然有一定的投資空間。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剛需性民生消費品,景氣度仍在持續,投資者應對白酒股持“長期主義”,杜絕“賺快錢”的逐利行為。
“回溯歷史,白酒行業整體經歷四起三落。”國泰君安分析認為,今年以來,白酒行業基本面比較平穩,高端持續景氣,次高端景氣提升,但情緒面帶來資本市場股價波動性明顯加大。長邏輯視角下,板塊基本面仍有較好的支撐。宏觀角度,在整體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消費升級持續,次高端及以上價格帶有望持續享受結構性繁榮趨勢。
然而,也有機構對白酒股投資表示謹慎。天風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當前的白酒投資保持謹慎樂觀預期,根本原因在于潛在的政策對于白酒價格限制的不確定性。目前“潘多拉魔盒”已打開,如果沒有自上而下的確定性松綁,這個預期會始終存在,而且會始終壓制高端白酒的提價預期、利潤釋放預期和量價齊升的邏輯。因此,長期來看白酒價格支撐股價上漲的這條主線存在不確定性。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