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份A股行情收官,盡管滬深兩市股指整體呈現震蕩回調的走勢,但兩市成交額持續突破萬億元水平,為8月份行情注入信心。對此,本報對知名機構投資觀點、策略進行梳理,以供投資者參考。
7月份A股結構性行情凸顯
21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
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楚麗君
經過一個月的震蕩行情,A股三大指數在7月份均以收跌宣告結束,其中,上證指數月累計跌5.40%,報3397.36點,深證成指月累計跌4.54%,報14473.21點,創業板指跌幅相對較小,月累計跌1.06%,報3440.18點。
盡管市場走勢出現低迷,但是投資者的交易熱情卻并未受到影響。在7月份的22個交易日中有21個交易日兩市成交額均突破1萬億元,其中,7月27日兩市成交額更是高達15341.8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從北向資金的動向來看,A股資產仍然受到外資的青睞,北向資金在7月份合計凈買入107.62億元。
對于A股7月份的市場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表示,整個7月份A股結構分化的態勢非常明顯,宏觀經濟層面出現了一些疫情反復的結構性問題,引發了投資者對消費的擔憂,同時行業監管政策也給整個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影響。而國家政策支持的新能源、芯片、軍工等高科技板塊因為受到資金的追捧,整個7月份表現較為強勢,整個市場出現了較大的結構性差異,預計這種結構分化行情仍然還會持續。科技板塊仍然是資金追捧的熱點,消費板塊在經過回調之后,投資價值會慢慢凸顯,長期仍然看好消費賽道的相關品種。
龍贏富澤資產管理總經理童第軼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回顧7月份的市場走勢,以7月26日為界,整體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延續前期震蕩向上的趨勢,可以說是波瀾不驚,但第二階段卻是波濤洶涌,這波調整幾乎超出了所有投資者的預料,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并不常見。究其原因,引發這波調整的因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海外疫情反復導致的市場對于外圍擾動的擔憂,其次是市場對于資金面承壓的擔憂,最后,影響最大的還是對政策面誤讀引發情緒恐慌。在這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短期呈現出了急跌的走勢。
“但立足中期來看,過于恐慌其實大可不必。一方面來說,這三個因素其實都是階段性的擾動,不會導致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來說,當前A股整體估值在全球范圍內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而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位于較高水平。這意味著,在全球大類資產中,A股仍然具備絕對的吸引力。所以,中期來看,市場整體震蕩向上的大趨勢并不會改變。對于投資者來說,在感嘆7月份的調整的同時,也要看到8月份可能存在的機會。”童第軼進一步補充分析。
7月份,不同行業間市場表現差異較大。從申萬一級行業指數表現來看,7月份有9個行業指數實現上漲,其中,有色金屬領漲,月漲幅高達27.40%,其次是鋼鐵(17.59%)和電氣設備(10.72%),化工、通信、電子、國防軍工、機械設備、采掘等6個行業指數月累計漲幅也均超2%,此外,休閑服務和食品飲料跌幅居前,7月份分別累計下跌19.74%、19.21%。
格雷資產董事長張可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7月份,近兩年漲幅較大的白馬股均出現明顯下跌,整個市場熱點驟減,強勢上漲的板塊集中在新能源、光伏行業。市場走勢也出現了分化行情,多數行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7月份行情是進一步分化的行情。隨著對6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Taper預期的消化,更強化了用高成長對抗利率上行的邏輯。本身處于高景氣度的光伏、鋰電、芯片、CXO都屬于泛高端制造業,市場交易結構更加擁擠。隨著行情進一步演繹,賽道股內部也出現分化,極端賽道股行情可能已經來到后期加速階段。”圓融投資股票部高級研究員潘辛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