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A股市場殺跌力度較猛。
繼本周一遭遇重挫后,周二再度大跌,滬指跌2.49%至3381.18點,失守3400點整數關口,深綜指跌3.33%至2331.43點,深成指下跌3.67%,創業板指更是下跌4.11%至3232.84點,創業板指日K線“四連陰”。滬深兩市成交額繼續放大,達到1.53萬億元,多數行業板塊下跌,北向資金凈賣出41.72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雖然市場下跌有些超預期,但是半導體、芯片股卻依然漲勢如虹。本周二上午,芯片股盤中強力拉升,芯片巨頭中芯國際盤中20%漲停,芯片股集中的科創50指數發飆,一度暴漲近4%,上午收漲3.77%。此外,實際上,A股市場在周一大跌后,周二上午有所企穩,芯片股在周一“V型”反擊后,周二更加猛烈上漲,半導體板塊、芯片板塊大漲超6%。
市場持籌心態不穩
關于芯片股的暴漲,從消息面來看,中芯國際或將以40nm工藝為華為代工生產OLED驅動芯片。華為自研的OLED屏幕驅動芯片已完成試產,預計今年底即可正式向供應商完成量產交付,之后即有望應用到華為旗下產品中。而這些芯片的生產可能交給中芯國際。受此利好影響,中芯國際盤中漲停,此外聞泰科技也漲停,兆易創新逼近漲停。
芯片股火爆上漲,諾安成長的重倉股全線飆升,使得公募大佬蔡嵩松在不少投資者眼里瞬間成了“蔡大神”。然而好景不長,大盤周二午后出現跳水,白馬股更是全線被砸,不少漲幅超10%以上的個股紛紛下跌,比周一殺傷力更大。
市場何時才能企穩?廣東小禹投資黎仕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滬指這兩天走出了“斷頭鍘刀”的技術形態,預示著這一輪始自2019年的牛市會逐漸步入熊市,但是,途中可能仍然會有多頭的抵抗,不過趨勢一旦形成,這將會無濟于事。
資深市場分析人士汪平認為,從盤面來看,周一大跌后,周二再度放量大跌,表明市場持籌心態不穩,避險情緒明顯;大盤處在調整過程中的快跌階段,初步預判這個調整周期會持續到8月上中旬,調整過程會經歷快跌-反彈-緩跌-筑底幾個階段,時間還早。
比較而言,小盤股指數如國證2000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跌幅相對較小,顯示市場中的活躍資金仍在主流賽道股中博弈,比如領漲的芯片半導體個股。領跌的鋰電池、遠洋運輸、小金屬也都是近期的強勢板塊,表明高位股風險加大,弱勢下不要輕易追漲。在快速調整段,個股非常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突然大幅下挫,此時不要輕易徒手接刀。
經濟復蘇趨勢明確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告訴記者,近期教育股大跌,帶動了某些基金清倉,所以港股出現普跌,尤其是科技和消費為代表的個股跌幅巨大,因此也影響了A股的市場情緒,同時資金流出,雙因素疊加導致A股連續下跌。在當前情況下,恐慌性的連跌反而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介入時點,那些成長性良好、估值便宜的個股會有很好的投資價值。
對于市場下跌,北京星石投資指出,市場下跌有多方面原因,北向資金的流出也對市場有一定影響,都是長牛慢牛中的一個插曲。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是一個明確的大趨勢,不會因為一些短期因素而出現停滯或逆轉。在經濟逐步復蘇的大前提下,可關注估值合理且未來逐步受益于經濟復蘇的后周期股票,如消費與服務類。
融湖投資董事長王慶華表示:“去年公募為首的資金抱團消費醫藥互聯網,使得這個板塊產生了泡沫,相當一部分公募基金同質化配置,國內組合消費醫藥為主,海外配置以互聯網教育等為主。上周五中概教育股大跌,互聯網科技股跌幅顯著。這一效應造成一些基金損失較大被動減倉國內消費醫藥等組合,這種組合調整還沒有結束。”
王慶華還指出:“北上資金和外資去年重倉的白酒醫藥也面臨減持的進一步風險??梢源_認,此次調整會使基金抱團瓦解,消費醫藥板塊將面臨持續風險。機會在哪呢?我們認為新能源、半導體等制造業是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的方向,也是股市‘脫需向實’的體現。其中,電動車產業鏈是今后三五年的黃金賽道。我們依然堅定地看多這些實體制造業。”
圓融投資股票部總經理王將表示,此前過于極端的抱團風格已使市場微觀結構變差,近期部分券商的觀點轉向或標新立異,在一系列誘因之下,原本脆弱的市場變得不堪一擊,造成了本周一和周二連續大跌。從后市來說,如果海外沒有新的負面因素,則連續大跌的基礎不存在,微觀流動性問題導致的恐慌下跌會帶來結構性買入的機會。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