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陸續(xù)披露,QFII去年四季度的持倉情況陸續(xù)“浮出水面”。《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fā)現,截至3月22日,在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4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QFII的身影。其中,有26只個股成為2020年四季度QFII新進、增持的重點目標。上述26只QFII新進、增持的個股主要扎堆在化工、電子等兩行業(yè)。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表示,“站在當前時點來看,化工和電子板塊經過近期回調之后,估值優(yōu)勢開始凸顯出來。從基本面來看,電子和化工行情依舊處于景氣周期,化工行業(yè)受益于需求端的持續(xù)復蘇,上半年價格有望持續(xù)上升,提升公司業(yè)績,因此看好其景氣度持續(xù)復蘇下的機會。電子行業(yè)同樣處于景氣上行周期中,國產替代持續(xù)加速的大背景下,受益于汽車電子、5G基站建設和5G智能手機帶來的增量需求推動,電子元器件依舊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并且有望開啟高增長模式,邁入成長新階段。”
“電子板塊已經連續(xù)調整很長時間,很多股票估值已經處于歷史低位,隨著全球疫情逐步緩解,世界經濟將逐步恢復,A股電子行業(yè)也開始恢復,這一點從全球‘芯片荒’就能明顯看出,預計后市電子行業(yè)會迎來一波復蘇行情。與電子行業(yè)有些相似,化工行業(yè)經過幾年底部發(fā)展,既處在行業(yè)順周期的上升階段,更遇到全球疫情這樣一個特殊事件,中國化工行業(yè)迎來一次全球供應鏈調整帶來的發(fā)展機遇,兩者疊加形成化工行業(yè)量價齊升的行情,預計后市電子和化工行業(yè)將會有所表現,值得期待。”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新進方面,截至去年四季度末,QFII新進持有22只個股,TCL科技、萬華化學等2只個股新進數量均超1000萬股,分別達到20501.43萬股、1317.85萬股,拓邦股份、利安隆、瑞普生物、奧海科技、上緯新材、同花順、甘肅電投、山東赫達、泰晶科技、數據港、先惠技術等11只個股在此期間QFII新進數量也均在百萬股以上。
增持方面,截至去年四季度末,QFII繼續(xù)對飛亞達、北陸藥業(yè)、奧福環(huán)保、新勁剛等4只個股進行加倉操作,QFII增持數量分別為175.81萬股、18.62萬股、14.55萬股、0.22萬股。
進一步梳理發(fā)現,TCL科技、萬華化學、和而泰、宏發(fā)股份、北新建材、拓邦股份、華潤三九、瑞普生物、數據港、飛亞達、奧福環(huán)保等11只個股被社保基金與QFII同時持倉。
業(yè)績增長穩(wěn)定、確定性高是QFII選股的主要準則。統計顯示,上述26家獲QFII新進、增持的公司中,有22家公司2020年全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逾八成。其中,新勁剛、泰晶科技、瑞普生物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同花順、TCL科技、拓邦股份、山東赫達、金力永磁、奧福環(huán)保、上緯新材等2020年全年凈利潤均實現50%以上增幅。
二級市場方面,上述QFII持倉股今年1月份以來股價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有24只QFII持倉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占比近六成。山東赫達、瑞普生物、拓邦股份等3只個股期間股價表現搶眼,累計漲幅分別達到73.31%、56.89%、54.75%。
對于后市的投資機會,興業(yè)證券策略團隊表示,站在當前時間點,市場調整進入后段,最大的沖擊可能已經過去,諸多強勢板塊回到2020年三季度水平,低估值板塊完成一輪估值修復。后市應把握三條主線:一是全球復蘇,量價齊升的中上游周期制造品;二是從疫情中逐步恢復的服務型消費;三是碳中和主線。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yè)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fā)...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yè)務穩(wěn)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y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chuàng)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