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楚麗君
3月份以來,上證指數下跌調整后探底回升,期間累計下跌1.6%,與此同時,A股市場資金也趨于謹慎,期間大單資金呈凈流出態勢。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3月份以來,3個行業期間呈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余25個行業期間均呈大單資金凈流出態勢。其中,銀行業獲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位,凈流入35.31億元,家用電器和公用事業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分別為5.09億元和2.72億元。此外,有色金屬、醫藥生物、電子三個行業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出均超200億元,分別為246.22億元、236.77億元、239.33億元,成為資金減持的主要標的。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表示,市場資金的變動可能與兩個方面有關系,一是A股所處的宏觀背景有所變化,引導資金重新配置投資方向。隨著經濟復蘇,傳統、順周期行業公司的業績與彈性會增強,從而引導著資金涌入。而疫情期間相對受益的醫療、移動互聯網等經濟領域的刺激信息減弱,資金流出。二是估值因素。由于移動互聯網、醫藥生物等行業的估值高,均值回歸,引導著資金從高處流向低處,低估值的金融股自然受益。
個股方面,3月份以來,有953只個股期間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占A股總數22.62%。其中,中國平安、農業銀行、中望軟件等3只個股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居前,分別為20.45億元、11.84億元、11.3億元。招商銀行、長江電力、工商銀行、格力電器、極米科技、中國建筑等6只個股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6億元,上述9只個股期間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為95.01億元。
隨著2020年年報陸續披露,大單資金布局個股中也不乏業績優秀的上市公司。其中,中創環保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長487.39%,湯臣倍健緊隨其后,為472.03%,深紡織A、惠發食品、極米科技、安靠智電、*ST大晟等5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此外,有23家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
后市投資機會方面,中原證券表示,預計滬指短線小幅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小幅整理的可能較大。建議投資者謹慎關注電力、環保工程、工程建設以及水泥建材等板塊的投資機會,中線繼續關注低估值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深圳廣匯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看好疫情受損公司、互聯網平臺公司的投資機會。疫情受損行業比如酒店行業龍頭,今年會有顯著恢復,不但具有階段性超額收益,也有長期絕對收益;而互聯網平臺企業,具備長期護城河和持續增長動力。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2021年需要提防高估值下跌風險,但是從長期來看,科技龍頭公司的長牛趨勢沒有結束。建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結合,掘金競爭優勢強、行業景氣度較好,業績確定性較強,且估值不算太極端的優質科技公司。更具體地,看好互聯網信息技術領域,半導體、云計算、互聯網、消費電子等細分領域的科技龍頭。
3月份以來大單資金搶籌股去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40%個股一覽
制表:楚麗君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策劃 張穎)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