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任世碧
并購重組概念股的活躍,已成為近年來資本市場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今年以來,商業貿易行業上市公司頻頻發布并購重組公告,備受市場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對同花順數據統計后發現,2020年以來,截至11月27日,共有1715家上市公司發布并購重組“進行中”或“已完成”的相關公告。其中,商業貿易行業共有48家公司位列其中,占該行業上市公司總數的49.48%,涉及總價值約373.74億元,位居申萬一級行業前列。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提高A股市場可投資性的重要方面。并購重組對上市公司經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對一些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可以做大做強,有利于夯實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在當前結構性行情下,堅持價值投資才能抓住A股市場的機會。2021年A股市場仍將延續慢牛、長牛走勢,優質上市公司最值得投資。
“并購重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商貿行業提升效率,更好地應對風險。但是,對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作用也不能過分高估。部分商貿企業今年受疫情的沖擊較大,隨著國內外經濟和消費的復蘇,這些企業將逐步表現出經營改善的態勢。如果這種改善沒有被市場定價所體現,客觀上就為投資者提供了布局商貿企業的機會。”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數據進一步統計后發現,上述48家年內涉及并購重組的商貿類上市公司中,并購重組的交易標的總價值達到10億元及以上的有15家。其中,廣百股份年內并購重組交易標的總價值最高,達到39.10億元。此外,豫園股份、小商品城、廈門國貿等3家公司年內并購重組交易標的總價值也均超過30億元;包括翠微股份、蘭生股份、*ST勸業、友阿股份等在內的11家商貿類公司年內并購重組交易標的總價值均超10億元。
盡管今年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但很多商貿行業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做大做強,盈利情況有望進一步改善。2020年三季報顯示,上述48家涉并購重組的商貿行業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超過50%。其中,匯通能源、*ST勸業、南紡股份、*ST新億等4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增幅均超100%。
“一方面,國內經濟好轉,海外疫情改善,國內需求的繼續回暖和國內大循環下內需的提升,給商業貿易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RCEP簽訂、東亞自貿區建立、跨境電商東風漸起,商貿行業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在發展紅利的誘惑下,行業競爭也會加劇,同業之間的并購重組將是商貿企業提升競爭力、走出困境、應對國際競爭的必由之路。”私募排排網研究員莫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1月份以來,上述48只商貿行業股的股價表現良好,其中29只個股股價實現上漲,占比逾六成。不僅如此,主流資金還在紛紛涌入相關品種進行加倉。統計數據顯示,上述48只商貿行業股中,月內共有14只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有11只個股期間均受到千萬元以上大單資金的搶籌,合計吸金3.83億元。具體來看,全新好、東方創業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五礦發展、南紡股份、華聯股份、遠大控股、家家悅、富森美、*ST美訊、上海九百、江蘇國泰等9只個股期間也獲得超1000萬元的大單資金布局,后市表現值得期待。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