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的反彈行情可謂“火爆”。2月18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達9999.5億元,接近萬億元。三大股指全線上揚,上證綜指上漲0.05%,報2984.97點,重臨3000點,創業板指數上漲1.15%,再創反彈階段新高。
這一輪大盤反彈,市場都發生了哪些現象?創業板的“結構牛”下一步會如何演繹?
增量資金踴躍入場
本輪反彈中增量資金入場跡象明顯,2月18日兩市成交額接近萬億元,直追2019年春季躁動時行情,當時也是增量資金跑步進場,這一次相似情況再次發生。
首先看兩市融資余額。Wind數據顯示,1月23日兩市融資余額為10269.37億元,目前的最新數據(2月17日)為10508.2億元,增加238.93億元。其中,融資余額在2月17日單日增加了118.69億元,從行業角度看,當日融資客對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的24個行業板塊進行了加倉,融資凈買入居前的行業為電子、計算機、非銀金融行業,分別凈買入29.48億元、13.12億元、11.61億元。電子、計算機板塊在2月18日漲幅居前。
其次看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Wind數據顯示,1月23日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規模為10318.68億元,2月18日累計凈買入A股為10662.7億元,增加344.02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可統計的資金流向外,這段時間“日光基”頻現,也是增量資金入場的重要標志。2月17日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告稱,交銀施羅德瑞思三年封閉混合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僅發行一天就超過50億元的發行限額。而在1月8日發行的交銀施羅德內核驅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也是一日售罄,觸發比例配售。發行不到半日,認購資金就達到了60億元的首募上限。此外,2月12日開始發售的永贏科技驅動混合基金,經過半天多的發售,就已達到80億元的首募規模上限,觸發比例配售。
近期增量資金踴躍入場,從中長期看,A股有望迎來更多資金。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A股將迎來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的熱潮。在機構配置方面,以保險、養老金等長線資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正在加速進入股票市場。從全球配置角度看,王德倫認為,借鑒日本、韓國以及印度、巴西、南非等國的經驗,對外開放的紅利將使股、債、匯、房等中國優質資產價值長期得到支撐,其中最為受益的是股市。
成長風格受追捧
本輪反彈中創業板走勢最為突出,以其為代表的科技成長主線越來越深入人心。那么,下一步創業板將如何演繹?
莫尼塔研究指出,從創業板指相對于滬深300指數的比值上來看,一方面,目前該比值相較于2015年的歷史高點還有50%的上漲空間;另一方面,考慮到比值的底部抬升,在上一輪創業板指行情中,比值從底部上漲了接近150%,本輪行情目前則從底部上漲了近30%。
中金公司認為,創業板指2019年8月以來的走勢與2013年有一定可比性,目前或正處于行情中段位置,后市仍有一定空間。
那么在創業板帶動下,科技成長風格能否強者恒強?天風證券指出,在全球5G周期、半導體周期、云計算周期帶來的科技產業景氣度擴散的背景下,大概率使得中長期風格難以逆轉。雖然短期受到疫情干擾,但在科技產業周期的內生推動下,新科技領域全年業績趨勢較確定。
國信證券最新策略研究指出,科技創新大時代的方向有望繼續,這主要基于三點邏輯:一是中小創企業的盈利周期在向上,藍籌白馬和中小創的盈利位置發生了變化。從2016年下半年以來,藍籌白馬龍頭公司表現出了更強的盈利能力,也就是過去幾年市場中常說的產業集中邏輯。從2019年三季度開始,中小創公司的盈利周期上行拐點出現了。從目前已經公布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的情況來看,創業板公司在2019年四季度業績增速出現了明顯上升,盈利周期向上的趨勢在持續。二是在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下,市場流動性略顯寬松。三是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在不斷完善,再融資新規的出臺有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
關注兩大主線
近期市場結構性行情突出,顯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投資者該如何布局后市?
銀河證券表示,戰略層面可把握新能源汽車、半導體、5G建設及應用等成長性科技主線的投資機會,戰術層面可擇優配置基本面受疫情沖擊較大的餐飲、旅游、超市百貨、物流倉儲等板塊,同時警惕高位題材股的回調壓力。
國金證券表示,建議關注疫情之后部分板塊的修復性機會,重點布局兩條主線:一是疫情結束后,國內需求逐步企穩回升,企業加快復工恢復生產,供需兩旺,加上逆周期對沖政策的陸續出臺,鋼鐵、建材、化工、機械等周期行業或迎來修復行情。二是疫情結束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或迎來爆發式增長,需求回暖將帶動消費企業盈利和現金流改善。特別是電影、航空、餐飲、旅游、商貿等服務型消費行業,疫情的影響只是讓消費者延后了消費,后續隨著疫情結束,消費需求將集中釋放。
海通證券表示,本輪科技周期正由硬件帶動軟件革新和內容發展,即從2019年電子到2020年計算機、傳媒、新能源車產業鏈。科技產業技術周期特征明顯,往往10年左右大變革中間疊加若干改進小周期。如今5G有望引發新一輪科技周期,2019年主要是訂單引發硬件設備端業績改善,股價上行,借鑒上輪科技行情的經驗:硬件-軟件-內容-應用場景,隨著5G基礎網絡搭建完成,其他領域也會逐步好轉,下一步計算機、傳媒、新能源產業鏈等板塊將陸續表現。
長江證券策略研究表示,當前或已觀測到部分風格分化見頂的交易信號,疊加估值分化進一步擴張的空間較小,政策基調對復工、擴大內需明顯重視,低估值板塊性價比需重視。結構上短期推薦計算機、傳媒等基本面受影響較小、行業邏輯改善的行業。中長期依然看好彈性角度的細分制造業中隱形冠軍,以及低估值板塊。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