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當天,A股也“打折”,大消費板塊跌幅明顯,其中家用電器板塊領跌。不過,今年以來多只大消費股漲幅較大,部分個股漲幅接近4倍。相應地,今年以來主動管理型消費主題基金表現十分亮眼,最高斬獲75%的收益?;鹑耸空J為,持有估值合理的優質個股,即可享受業績驅動股價帶來的投資回報。
消費牛股攜牛基問世
11月11日,A股三大股指低開低走,滬指下跌1.83%失守半年線。其中,家用電器等板塊跌幅領先,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多只白馬股下跌約4%;食品飲料跌幅相對較小,但均超1個百分點。
拉長時間來看,今年市場上多只消費股漲幅明顯。截至11月11日,今年以來消費子板塊醫藥生物中的興齊眼藥漲幅達389.55%,康龍化成漲幅達350.59%;食品飲料中的百潤股份漲幅達202.52%,三只松鼠漲幅也接近200%,漲幅在100%以上的食品飲料個股超過10只;家用電器方面,聚隆科技和創維數字漲幅也接近翻倍。中信指數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今年以來消費(風格)成分指數漲幅達21.23%。
個股漲幅明顯帶動了主題基金的整體上行。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剔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和分級基金后,81只主動管理型消費主題基金平均收益率達44.39%,且收益率均為正。其中,鵬華消費優選表現最好,收益率達75.11%;創金合信消費主題A和財通資管消費精選緊隨其后,收益率達74.62%和73.35%;匯添富消費行業、華泰柏瑞消費成長和富國消費主題等收益率也在70%以上。
CPI漲幅擾動市場預期
“我們會把倉位控制在七成以下。”重慶諾鼎資產執行董事、總經理曾憲釗告訴記者,CPI上行增大了貨幣調控難度,雖然對市場的結構性機會長期樂觀,但年末壓力仍在。
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上漲3.8%,環比上漲0.9%。泓德基金表示,10月CPI漲幅超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是豬價上漲帶動豬肉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權重有所提高,去除豬價因素,CPI同比增速僅為1.3%,但僅為供給因素導致的豬肉價格的上漲難以驅動物價全面上行。
方正富邦基金亦表示,當前CPI仍有進一步上行的壓力,且在短期內可能會對貨幣調控預期造成一定擾動。在總需求偏弱的環境下,豬價上漲可能擠出其他消費品類的購買力。11月CPI存在“破4”的可能,而PPI雖然在低基數效應下可能小幅回升,但大概率仍將處于負區間。
博時基金魏鳳春表示,雖然CPI超預期上行,但由于四季度GDP讀數可能企穩,一些核心指標下行也在放緩,短期對權益資產的壓制不大,結構上看好消費及科技。
把握消費板塊結構性機會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超預期上漲也讓消費這一話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站在板塊估值分化處在歷史高位的當下,優質的消費板塊個股估值已然不再低估,其配置價值如何?基金人士認為,在估值區間穩定的情況下,持有估值合理的優質個股,即可享受業績驅動股價帶來的投資回報。
曾憲釗認為,未來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值得期待的還是通過對消費的拉動和需求的刺激來穩定經濟。
作為今年消費主題的十大“牛基”之一,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的基金經理胡昕煒表示,中國內需市場廣闊,消費潛力巨大。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消費行業有望持續保持穩健增長。同時,中國正迎來一輪消費結構升級的大浪潮,這為我們的投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建議投資者維持穩健的配置思路,關注消費板塊的結構性投資機會。行業配置上,可以關注幾個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風險偏好收縮背景下盈利邊際改善的低估值防御型板塊的投資機會,可重點關注低估值的必需消費板塊。當前來看,季報業績邊際改善且機構持倉處于歷史低位的家電等板塊配置性價比凸顯;二是以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等為代表的盈利能力相對穩定的必需消費板塊相對收益優勢凸顯,可繼續把握受益于豬周期產業鏈的確定性機會。
方正富邦基金研究總監兼基金經理符健認為,當前已處于新一輪牛市初期,未來指數下行概率不大,市場將出現行業輪動。消費板塊估值水平上升的難度增加,未來消費大概率只能賺業績的錢。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