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上漲的時候我及時拆了杠桿,保住了一點收益。”一位融資業務的老手對記者表示,在震蕩行情中,如何求生存、保安全被他放在了第一位。記者走訪營業部,對比歷史數據發現:當下的融資熱情甚至低于4年前相同點位時。
22日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終于結束了8連降,小幅探底回升。但即使面對周一大漲的行情,融資買入并未緊跟反彈的步伐,僅買入逾300億元,顯示出融資客用杠桿資金抄底信心不足。
融資客正加速離場
兩融資金代表著市場的高風險偏好者,對市場變化異常敏感。但是近兩周以來,兩融余額連降,甚至以每天約50億元的速度下滑,意味著兩融投資客正在加速陸續離場。
記者近日走訪滬上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了解到,目前券商方面并無主動壓縮控制兩融風險的意圖,兩融余額連降主要是客戶資產縮水或者主動離場。尤其是經歷了上周市場的大幅震蕩下跌,以及本周兩個交易日的大漲大跌,營業部需要追加保證金,甚至觸及平倉線的客戶數量明顯有所上升。
“現在和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有很大的不同。2015年下跌時,很多人都有上一輪暴漲的盈利,因此下跌可能只是抹掉盈利。但這一次不一樣,下跌之前本來點位就不算高,沒有了浮盈的緩沖,這一輪下跌虧得都是投資者的本金。對于加了杠桿的人來說,就更殘酷了。不少客戶一百來萬的資產,現在基本上就只有二三十萬了。”一位營業部業務員這樣說道。
若是客戶選擇證券公司以外的配資公司去額外配資,放大杠桿,情況更糟糕。這位業務員說了一個極端案例是:有客戶融資后5000萬元的規模,目前賬戶剩余10萬元不到。
不過,也有營業部經理表示,整體來看遭強平的還是個案,大部分客戶仍然在安全線以上,市場流動性仍在。“兩融的風險整體還是可控的,今年6月市場步入調整以來,大部分客戶的預期就已經放得很低了,因此對于加杠桿還是比較謹慎。”一位客戶經理這樣表示。
除了被動平倉以外,部分資金主動離場是近期兩融余額未見顯著回升的原因之一。據悉,已經一些短線博弈資金閃電行動,在上周的大跌中加杠桿入場,而經歷過上周五及本周一的連續反彈后,累計盈利可觀,已經迅速拆杠桿獲利離場。
試探加倉多數難獲益
數據上看,兩融客在板塊選擇上有所偏好,但總體獲益難度非常大。
從具體資金流向上來看,周期以及金融行業本周一的融資余額回升幅度較大,Choice數據顯示,化工板塊周一融資余額上升3.72億元,建筑裝飾上升1.93億元,此外采掘、鋼鐵及有色金屬融資余額上升幅度均超過1億元。金融行業中,銀行板塊周一融資余額上升2.06億元,非銀金融上升1.7億元。房地產、計算機和食品飲料三大行業融資余額下跌最多。
個股上,萬華化學周一融資凈買入額達1.81億元,高居榜首;海康威視緊隨其后,凈買入1.64億元;周一反彈的主力券商股中,中信證券凈買入高達1.26億元;此外,大族激光、京東方A凈買入額也超過1億元。
但這部分資金周二就遭受巨大考驗:萬華化學幾近跌停,海康威視大跌近6%,中信證券也一路走低,最終收跌。
兩融余額處于4年來低位
單日的兩融余額小幅回升,難以改變近幾個月來連續下滑的勢頭。目前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已經下探至7734.63億元,處于近年來的歷史低位。
近3年以來兩市兩融余額的最低點曾出現在2016年5月30日,當日兩市兩融余額為8209.08億元。
對比來看,較2014年11月25日融資余額及股指相近點位時,當下的融資買入額明顯縮水。彼時滬指同樣處于2600點下方,2014年11月25日當日,兩市兩融余額為7985.66億元,但當日的融資買入額高達1048.9億元,是2018年10月22日融資買入額的將近3倍。
“兩融既助漲也助跌,在市場股價下行過程中,杠桿幫助了市場快速回歸。風險快速釋放的過程中,毋庸置疑的是估值快速見底,只是往往短期悲觀的情緒會左右市場的近期風向。”一位兩融業務人士這樣說道。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