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莫遲
編者按:昨日,滬指高開低走,盤中大盤權重股走弱,中小盤股表現強勢。截至收盤滬指收于2859.34點,跌幅為1.05%。分析人士認為,目前A股估值水平已經再次回到歷史底部,全部A股的整體市盈率已經低于2016年1月27日階段低點時水平,滬深兩市共有620只個股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連續3年增長且2638點的市盈率(TTM)低于2016年1月27日時水平(剔除*ST及ST類個股),可以說A股市場遍地是黃金。今日本報特對上述620只個股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其中投資價值所在,供投資者參考。
41只個股市盈率低于10倍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上述620家公司中,有86家公司近3年(2015年-2017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100%,其中,領益智造近3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到633.80%,在上述公司中居首,順豐控股、當代明誠近3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也分別達482.61%、412.09%,此外,神州高鐵、世榮兆業、艾格拉斯、聯創互聯、海航基礎、景興紙業等在內的18家公司近3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也均超過200%。
從今年中報情況來看,截至目前,上述公司中共有221家公司已披露今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193家公司實現業績預喜,占比接近九成。包括華東重機、美年健康、鴻特科技、達華智能、金一文化等在內的23家公司均有望在今年中報實現凈利潤同比翻番。
估值方面,統計發現,在上述個股中,有378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TTM)低于2016年1月27日估值水平的50%以上,占比超過六成。而景興紙業、如意集團、法爾勝、太極實業、金安國紀、中糧糖業、當升科技、海倫哲、新疆天業、藍盾股份、京山輕機等在內的27只個股均憑借著近年來出眾的業績成長,使得最新市盈率(TTM)較2016年1月27日時大幅下降逾90%。
從絕對估值來看,上述個股中,截至目前,共有41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10倍,除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等銀行股估值較低外,寧波聯合、方大集團、晨鳴紙業、信達地產、現代投資、景興紙業、中國鐵建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也均在7倍以下。
近27億元月內搶籌7只個股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上述620只個股中,僅199只個股復權后最新收盤價高于2016年1月27日當日收盤價,其余近七成個股均在此期間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具體來看,鴻特科技、順豐控股、新城控股、贛鋒鋰業、當升科技等5只個股在此期間累計漲幅均超過200%,市場表現搶眼,此外,亨通光電、中順潔柔、安琪酵母、凱樂科技、太陽紙業等17只個股期間也均實現股價翻番;從跌幅來看,上述個股中,共有48只個股在期間股價(復權后)出現“腰斬”,財信發展、江蘇吳中、航天科技、海倫鋼琴等個股期間累計跌幅均超過70%,而蘇寧環球、宜通世紀、創意信息、航發科技、冠昊生物等在內的17只個股期間累計跌幅也均在60%以上。
從近期表現來看,6月份以來,上述個股仍普遍處于回調態勢之中,月內實現逆市上漲的個股有27只,其中,鴻特科技、佳云科技、健康元、新城控股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過10%,另外當升科技、國光股份、嘉化能源、偉明環保、超圖軟件、華策影視等個股期間也均實現上漲7%以上的不俗表現。
資金流向上,上述個股中,月內共有92只個股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其中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超過1億元的個股共有7只,分別為:萬科A(101669.16萬元)、華夏幸福(83404.60萬元)、綠地控股(22574.03萬元)、愛建集團(17979.96萬元)、國恩股份(15315.93萬元)、吉祥航空(14475.65萬元)、健康元(13853.54萬元),合計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達26.93億元。
扎堆計算機等四行業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620只個股在28類申萬一級行業均有分布,其中,計算機、休閑服務、房地產、傳媒等四行業占比最高,均達到或超過25%。
其中,對于計算機行業,萬聯證券表示,上半年行業的強勢走勢主要是悲觀情緒的修復,原因來自于政策方向的明確與產業變化的發生,展望下半年這兩方面的影響仍將延續。從全年來看,行業整體業績有望好于去年,行業指數有望整體抬升,在政策投入導向和轉型強研發要求的趨勢下,頭部公司的優勢將更為明顯,行業仍將呈現結構分化的走勢。
個股方面,近30日內,兩市共有258只個股在近期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完美世界、萬科A、通威股份、新城控股等個股均獲得10家及以上機構集體推薦,此外,華蘭生物、華宇軟件、銀輪股份、錦江股份、天源迪科、龍馬環衛、招商蛇口、國禎環保、眾信旅游等個股也獲得8家及以上機構扎堆看好。
對于近期受到機構普遍看好的完美世界,申萬宏源證券表示,堅定看好公司發展。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持續向好,影視、游戲、綜藝等業務爆款作品不斷且后續作品儲備豐富,核心高管和業務人員增持顯示對公司發展堅定信心,維持2018年-2020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8.75億元、22.41億元、26.11億元的盈利預測,每股收益分別為1.43元、1.70元、1.99元,維持“買入”評級。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