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興通訊“禁運”的消息,直接點燃了市場做多半導體行業的熱情。4月18日,Wind芯片國產化指數上漲7.75%,紫光國芯(002049.SZ)等16只個股以漲停報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雖然目前“中國芯”較國外仍存在不小差距,但是經過近年來發展,部分芯片國內已經擁有一定替代能力,中興“禁運”事件也引發了市場對國產芯片加速替代的預期。
以安防行業為例,海康威視(002415.SZ)、大華股份(002236.SZ)會使用到高清視頻編解碼芯片、網絡攝像頭芯片,安防企業此前多從德州儀器、美國安霸公司采購,而近兩年華為海思芯片市場占有率卻在不斷提高。
實際上,中國早已著手推動“中國芯”行業發展,同時為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還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下稱“集電基金”),近兩年該基金更是先后投資了士蘭微(600460.SH)、國科微(300672.SZ)等多家上市公司。
“中興禁運事件,為國產芯片大規模推廣帶來了契機。”華南某公募基金半導體行業研究員劉白(化名)4月18日評價稱,尤其是對一些可用可不用的產品,未來下游采購力度會有所加大,這也是芯片股集體漲停的主要原因。
產業鏈摸底
中興通訊(000063.SZ)的公司現狀,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當前國內半導體行業所面臨的困境。
“中興通訊的三大應用領域里,芯片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這一領域要想實現國產替代,需要較長時間。光通信和手機產業鏈門檻相對較低,一些細分領域的國產芯片方案甚至于成為了國際龍頭,但整體來看,還是偏低端應用。”招商證券電子團隊4月17日便指出。
雖然中低端產品近幾年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高端產品實現突破短期內幾無可能,這是由于半導體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除了需要技術、人才等必要條件作為支持外,更需要時間積累。
“想要制裁中興,只要讓它板子上的一兩顆芯片買不到就可以。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如手機里面就包括了非常多的芯片,只要有一個生產不了,整個方案就沒有辦法使用。”華東某知名芯片企業人士4月18日表示。
據他介紹,目前國內基礎性的材料、工藝環節與國外差距比較大,“即使展訊、華為做得不錯,但是放到整個產品來看,也一樣不能做到完全自主,某些地方還是需要用到國外的IP。”
所謂IP,即指具備相應知識產權的功能模塊,如展訊生產的芯片便會使用到ARM公司的CPU。
對此,劉白指出,國內很多芯片產品性能難以滿足需求,比如AD/DA轉換芯片、用于功率放大的PA芯片國內都做不了,光刻機始終也計劃實現國產,但是制程在90納米以下的還做不了。
“展訊、華為使用的一些測試儀器,很多也來自國外。將中芯國際同臺積電對比,技術至少也差了一代。”上述芯片行業人士表示,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近兩年國內半導體行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比如基帶芯片便做得不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集成電路制造涉及芯片設計、晶片制作、封裝制作、測試等多個環節。
“國內晶圓制造發展還算不錯,代表公司包括中芯國際(0981.HK)和華虹半導體(1347.HK),這本就是國家大力支持的。”劉白介紹稱,封裝、測試環節行業也較為樂觀,目前國內有3家企業能夠排到世界前10名。
相比之下,設備、材料領域是最有希望率先實現國產替代。
“很多產品國內也有生產,但是下游需求方出于產品穩定性的考慮,此前通常會采購國外產品,國產芯片連試用的機會都沒有。”劉白分析稱,如今中興禁運事件發酵后,國內可能會加大對自主產品的采購力度,進而推動產業加速成熟。
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助力
資金、技術、人才……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缺一不可。
今年3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便聯合發布了《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對半導體行業給予一定免稅和減稅優惠。
而早在2014年10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便已宣告成立。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由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中國電科、紫光通信等多家企業發起設立,一期規模為1387億元。
如今,集電基金一期已經基本投資完畢,累計有效決策超過62個項目,并通過定增、協議轉讓和IPO前增資的方式入股多家上市公司,涉及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和材料等多個領域。
以晶圓制造環節為例,集電基金便持有中芯國際15.7%的股權,以及華虹半導體18.94%的股權。
就在今年2月,集電基金還通過股份轉讓的形式,從富士通中國手中拿下了通微富電(002156。SZ)6.03%的股份,持股比例從15.7%增加到了21.72%。
另據媒體報道,集電基金二期也處于募資之中,方案也已經獲得國務院批準,同時二期規模亦有望超過1500億元。
“近兩年,國內半導體行業從美國、臺灣地區也引進了很多人才進來,同時還通過海外并購的形式來促進行業快速發展,比如建廣資本收購英飛凌公司、紫光收購SanDisk等案例。”劉白指出。
在劉白看來,芯片股經過18日的集體大漲后,下一步走勢必然會出現分化,“整個板塊的估值太高了,上周末看的時候江豐電子(300666.SZ)PE就已經達到250倍了。”
前述芯片行業人士也直言,“投資者根本分不清半導體行業里的那么多領域,只是看到概念就盲目撲上去,但慢慢就會分出來哪些細分行業真正受益。”
“分化后就要選擇那些具備核心技術、人才優勢,并在某項領域具備明顯優勢的公司,比如IGBT芯片里的士蘭微(600460.SH)。”劉白表示,北方華創(002371.SZ)這類長期保持高研發投入的公司也值得留意。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