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軟銀、索尼、普利司通等日本大型上市公司相繼宣布巨額股票回購計劃,日本公司股票回購規模2018財年將達到歷史新高并保持增長勢頭。分析人士認為,日股股本回報率的走低以及企業治理準則的轉向,使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啟股票回購計劃,借此提高股東回報,并吸引國際投資者資金回流日本股市。
大公司開啟巨額回購潮
今年2月以來,日本大型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活動掀起了一輪高潮。2月8日,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回購1000億日元(約合61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回購計劃從2月12日持續到2018財年末的3月22日。索尼表示,此次股票回購是公司史上首次以提高股東回報為目的的回購,也是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回購。公開資料顯示,索尼上一次回購股票還是在2004年,當時的回購總額為63億日元。
在此前不久的2月6日,日本軟銀集團也宣布了總值達6000億日元(約合366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股票回購計劃,成為軟銀集團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股票回購計劃,也成為軟銀創始人、董事長孫正義試圖彌合公司“價值”與“市值”間鴻溝的一個最新舉措。該公司發布聲明稱,回購旨在改善財務狀況、提高股東回報,總額將占已發行股票的10%。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此回購消息反應甚是強烈,回購計劃宣布的第二天,日股軟銀集團的股價漲近18%,創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跟隨軟銀、索尼的腳步,全球最大輪胎制造商日本普利司通2月15日也宣布了總值約2000億日元(約合122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回購計劃,加入到日本公司股票回購的最新浪潮之中。
而2018年6月,東芝也曾宣布斥資約7000億日元(約合427億元人民幣)回購公司股票。當時,得益于東芝半導體子公司“東芝存儲器”完成出售交易,2018財年財報這筆交易收入將“到賬”,東芝表示利用上述活動帶來的現金流,通過減少市場上的流通股數量提升每股的價值。據咨詢機構大和總研表示,這是東芝自200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回購。
少囤現金回報股東
近期諸多大公司的巨額股票回購,讓日本公司股票回購總規模水漲船高。據路透社預計,日本公司股票回購規模將在2018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創下歷史新高,并將保持快速增長之勢。
根據金融數據公司I-N信息系統的數據,截至2月17日,日本上市公司在2018財年進行的股票回購規模已比上一個財年總規模增長50%至6.7萬億日元。去年10月,野村證券就曾預計,2018財年日本公司股票回購額可達6.1萬億日元,達到歷史新高。而近期回購潮帶來的巨大增量,已經讓不到11個月的數值超過此前野村預測的全年值。
路透社分析稱,快速增大的股票回購規模,或能安撫投資者情緒,吸引國際投資者重回日本股市。數據顯示,2018年國際投資者凈拋售13萬億日元的日股,扭轉了2017年凈買入1.9萬億日元日股的局面。資管機構普信集團日本股市部門主管ArchibaldCiganer稱,隨著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過去一段時間,日本股市經歷了較為嚴重的國際資金出逃。
市場分析稱,雖然上述情況與2018年全球性股市下挫不無關系,但長期以來日本企業熱衷于囤積現金的“傳統”,壓低了其股本回報率(ROE),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財年年底,日本企業的現金儲備規模達到創紀錄的446.5萬億日元;法國里昂證券數據顯示,目前日本東證指數成分股公司中,有56%的非金融企業持有凈現金,遠超20%的歐洲和美國水平。荷蘭NNInvestment首席資產策略師PatrickMoonen表示,增加股息和回購是日企加大對外國投資者吸引力的方式之一。
近年來,隨著日本公司經營狀況發生巨變,很多公司現金規模持續壯大,股東和政府對企業“改變治理準則,進行戰略并購投資或回購股票回饋股東,而不是大量囤積現金缺乏作為”的呼聲越來越大。ArgyleStreet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KinChan表示,“很多日本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現金太多,從而壓低了其ROE,更好的資本結構管理勢在必行。”
大和證券股票策略師KazuhiroTakahashi表示,“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影響下,很多日本公司削減了現金支出;這些公司目前有了更多的現金資源可以用來回購股票。”他還表示,在企業資本結構優化、長期戰略升級的需求下,提高股東回報的努力也將不斷升級,股票回購預計將保持增長勢頭。高盛分析師也預計,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潮料將繼續,到2019財年末,回購總額或達7.8萬億日元。
12:11 | 趣睡科技2025年首季業績迎來“開門... |
12:11 | 鼎龍股份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11 | 九州通2024年營業收入1518.10億元 ... |
12:10 | 領克900正式上市 引領家庭旗艦大六... |
12:09 | 康芝藥業2024年經營情況保持平穩 |
12:08 | 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4% 盈... |
12:06 | 信維通信2024年實現營收87.44億元 ... |
12:05 | 錨定絲杠磨床賽道 高測股份積極開... |
11:57 | 半導體設備行業景氣度回升 先鋒精... |
11:53 |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 |
11:50 | 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占比提升 格力博... |
11:49 | 潤澤科技一季度凈利潤4.3億元 擬5...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