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見習記者 許林艷
12月2日據新華社最新報道,中國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術路線圖已基本成型。總體來看,方案突出源頭削減、嚴格過程控制、強化末端治理,直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此背景下,在減碳冶金技術、碳減排、能源結構優化、綠色發展等方面布局和探索先行的鋼鐵上市企業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也將吸引投資者的青睞。”
鋼鐵行業碳達峰壓力不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10.53億噸,占2020年度全球粗鋼產量的56.5%。中國鋼鐵產業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占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鋼鐵行業是我國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其碳達峰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今年2月,中鋼協發布《鋼鐵擔當,開啟低碳新征程—推進鋼鐵行業低碳行動倡議書》,號召全行業加快推進行業碳減排工作,其中明確提出要降低鐵鋼比,減少噸鋼碳排放強度。在中鋼協的號召下,鋼鐵行業重點企業紛紛加入到調結構、降排放的隊伍中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生鐵、粗鋼和鋼材的產量分別為73407萬噸、87705萬噸和112235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2%、下降0.7%,增長2.8%。另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噸鋼二氧化硫、噸鋼煙粉塵和噸鋼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21.28%、14.34%和13.51%。
不過,這一數據離中鋼協制定的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初步目標仍有一段距離。根據中鋼協制定的“雙碳”目標,2025年前,鋼鐵行業實現碳排放達峰;到2030年,鋼鐵行業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30%,預計將實現碳減排量4.2億噸。
在此目標下,鋼鐵行業節能減碳路遠且艱。一位鋼鐵行業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鋼鐵低碳化改革仍集中在行業頭部企業,中小企業由于人才問題、研發能力問題等原因,目前在低碳化改革上的行動還是相對滯后。
上市鋼企帶頭轉型低碳發展
在中國鋼鐵行業的低碳改革進程中,上市鋼企作為排頭兵自然是走在陣營的最前列。
華菱鋼鐵董秘羅桂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十三五”以來華菱鋼鐵通過采取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廢鋼利用量、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大力推進超低排改造等措施,節能減排和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主要子公司華菱湘鋼、華菱漣鋼自發電比例達到70%左右,屬于行業內先進水平。“未來公司將持續關注各種減碳方式及新冶金技術的應用,為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首鋼股份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其實碳達峰比較容易,更重要的是在碳達峰之后,未來如何實施碳減排。今年5月,在世界鋼鐵大會首鋼發布了碳減排技術路徑,目前在進一步細化和推進碳減排技術措施。該人士告訴記者,部分碳減排技術已經在首鋼得到實施,比如高爐“高比例球團礦”冶煉技術,通過改變傳統高爐爐料結構來降低煉鐵系統碳排放,這一技術已經在首鋼京唐基地實現應用,碳減排效果很不錯。
王國清指出,國內鋼鐵行業的低碳化道路分為直接減排和間接減排兩部分。“直接減排重點需要完成技術性的突破,比如氫冶金技術,用氫還原代替碳還原。目前國內一些頭部企業正在做相關方面的探索,還沒有形成產業化與規模化,從我們目前的產能結構看,距離規模化氫冶金還有一段時間;間接減排則主要是能源體系結構方向的轉變,比如優化電能體系結構以及循環經濟體系的發展。”
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建議,鋼鐵企業可以從推動綠色布局、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和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等多條路徑著手。
(編輯 白寶玉)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