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當下,全球競爭格局正經歷著深刻且復雜的演變,呈現出多維度交織的全新態勢。其中,科技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與關鍵角逐點。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廣度,重塑著世界經濟版圖,引領全球競爭邁入一個全新的“超競爭時代”。
在此背景下,科創板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用“硬科技”支撐國際話語權——從芯片設計到生物醫藥,從高端裝備到新能源,一批科創板公司以技術輸出打破技術封鎖,以多元化戰略分散風險,成為競逐國際價值鏈上游的先鋒力量。
技術輸出打破貿易壁壘
隨著國際競爭從產品傾銷轉向技術封鎖,各國在前沿科技領域展開激烈角逐。在這過程中,科創板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動搖,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將“中國方案”推向全球,在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
例如,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IP供應商,其全球領先的神經網絡處理器IP(NPU IP)已被82家客戶的142款AI類芯片采用,集成該IP的AI類芯片出貨量超1億顆。公司的圖形處理器IP(GPU IP)也被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PC等領域,內置公司GPU的客戶芯片全球出貨量超20億顆。
醫學影像設備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細分市場,在這一領域,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破“GPS”三巨頭的市場壟斷,為國產設備貼上行業首款、國產首款、世界首創標簽,部分設備已實現與跨國巨頭并跑或領跑,公司研制的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已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同時具備NMPA、FDA以及CE許可的全身人體臨床超高場磁共振設備。
中國智能制造正以創新驅動和技術突破為核心,引領全球制造業變革。國產工業AI龍頭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構建了覆蓋50國的全球化網絡,公司在沙特中標全球最大海水淡化項目控制系統,為瑞士Holcim交付首套無線溫振監測系統,在瑞典實現通用控制系統Nyx海外首單突破,用中國智造方案改寫國際競爭格局。
內外兼修抵御貿易風險
與此同時,科創板企業通過產能出海、市場分散、資本整合提升產業鏈韌性,將競爭壓力轉化為機遇。
例如,光伏領域的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列2024年度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第一、第四和第七名。同時,光伏出海逐漸由“全球賣”向“全球造”轉變。
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對海外優質資產的并購,正成為科創板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之一。
2024年以來,多家科創板公司將并購目標瞄準英美、韓國等發達市場的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核心資產,通過整合先進技術、產品及渠道等關鍵資源,助力企業彎道超車。
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英國商業流體仿真軟件開發商CHAM公司后進行技術融合,在2024年正式發布第一款中望流體仿真軟件并初步實現商業化。希荻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韓國上市芯片企業Zinitix 30.91%股權并實現控股,與Zinitix的50多個全球客戶關系、159項知識產權成功對接,有望在手機及智能穿戴領域實現協同。
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
在全球化和技術競爭深化的背景下,標準制定權已成為經濟利益和規則話語權的爭奪焦點。科創板公司正通過“技術突破—標準輸出—產業協同”的路徑,逐步從國際標準的“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
集成電路領域,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內存接口芯片這一具有高準入門檻的領域牽頭制定DDR5 RCD及MDB芯片國際標準,推動中國“芯”加速崛起。先進軌交領域,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主持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50項,鞏固先進軌交的優勢地位;電力裝備領域,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參與40余項國際標準制訂,包括3項首次由中國主導制定的絕緣子技術領域的國際標準,支持我國電力裝備行業接軌國際。
此外,生命健康領域,10家科創板藥企將產品專利以license-out形式授權給境外醫藥企業,相關交易合計18筆,已披露的交易總額合計為165億美元。其中,四川百利天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在研新藥BL-B01D1權益授予百時美施貴寶(BMS),潛在總交易額最高可達84億美元,創造國內ADC類藥物出海交易新紀錄。
(編輯 張昕)
11:29 | 奇德新材發布2024年年報:聚焦汽車... |
00:20 |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 |
23:57 | 雙象股份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54.... |
23:57 | 高端產品銷售占比穩步提升 星華新... |
23:57 | 爆品戰略成效顯著 杰克股份去年業... |
23:57 | 錫業股份一季度凈利潤 同比預增44.... |
23:57 | 寧德時代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研... |
23:57 | 受益終端消費需求增長 8家汽車零部... |
23:57 | 大額注銷式回購再加碼 工業富聯擬... |
23:57 | 多方助推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A股零售... |
23:57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特色產... |
23:57 | 券商業績說明會直面市場關切 聚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