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4月3日,滬深北交易所分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深圳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北京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統稱《實施細則》),全面從嚴加強程序化交易監管,促進其規范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實施細則》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范發展”的監管目標導向,進一步細化四類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情形,并在報告內容、交易收費、交易監管等方面對高頻交易投資者提出差異化管理要求。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對程序化交易監管升級,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向“精細治理”的轉型。通過精準識別異常行為、差異化監管高頻交易、統一跨境監管標準,既回應了中小投資者對公平性的訴求,也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奠定制度基礎。
防范市場風險
重點監控四類異常交易
近年來,隨著新型信息技術廣泛運用,程序化交易已成為重要的交易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和提高交易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場流動性。但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相對中小投資者存在明顯的技術、信息和速度優勢,一些時點也存在策略趨同、交易共振等問題,加大市場波動。
2024年5月份,證監會發布《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對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監管作出總體性、框架性制度安排,并授權交易所細化業務規則和具體舉措。此次,《實施細則》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滬股通管理、監督檢查等事項作出細化規定,確保《管理規定》落地見效。
《實施細則》明確了程序化交易重點監控事項及監管要求。交易所對程序化交易實行實時監控,重點監控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短時間大額成交等四類異常交易行為。同時,將接近指標且多次實施同類型交易行為以及拆分產品規避監管的情形納入監管范圍。
田利輝表示,瞬時申報速率異常可導致市場瞬間流動性失衡,引發價格劇烈波動,增加其他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頻繁瞬時撤單可通過虛假訂單誤導市場供需信號,操縱價格方向,損害市場定價效率;頻繁拉抬打壓是人為制造短期價格趨勢,加劇市場投機氛圍;短時間大額成交則可能觸發程序化跟風交易鏈式反應,放大市場風險。對于這四類能夠形成市場操縱的異常交易行為進行有效監管,有助于維護市場穩定性,能夠引導資金長期、價值投資。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江牧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四類異常交易行為,有助于防范系統性風險(如異常交易可能放大市場波動);優化市場生態,引導程序化交易回歸流動性提供和價格發現功能;維護市場公平,防止程序化交易者憑借技術優勢和信息不對稱對中小投資者正常交易的影響。
同時,為壓實會員客戶交易行為管理職責,《實施細則》要求會員加強程序化交易行為的監測監控,建立報告核查機制,協同交易所做好交易行為監管,防范程序化交易風險。
對高頻交易差異化監管
以“增本”促“降頻”
高頻交易是程序化交易監管重點。《實施細則》明確了高頻交易標準,即單個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個賬戶單日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20000筆以上,并作出差異化監管安排,包括督促相關投資者履行額外報告義務,針對性設置異常交易監管標準,加強交易監管,差異化收費。
“這些舉措都可以帶來短期降速和結構優化,部分高頻策略或因成本收益降低交易頻率,進而推動高頻交易從‘純粹速度競賽’轉向更注重策略有效性的良性競爭。”田利輝認為。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監管部門積極推進程序化交易監管工作,程序化交易規模穩中有降,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其中,高頻交易賬戶數量有所下降。
統一內外監管標準
深化雙向開放與公平監管
根據《實施細則》,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北向投資者參照適用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高頻交易管理等相關規定。程序化交易監管對北向投資者總體實行與內資一致的監管標準。同時,兼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實際差異,做出適應性安排。
為明確北向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的具體操作,滬深交易所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起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滬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征求意見稿)》《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業務指引第3號—深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報告指引》),并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報告指引》針對報告主體、報告方式、報告信息等具體事項作出細化規定,并為存量投資者預留了充足的過渡期,保障滬深股通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平穩落地。
江牧原表示,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將北向投資者納入監管范圍,體現了我國資本市場深化雙向開放與公平監管的意圖。
整體來看,對程序化交易全面從嚴監管,對中小投資者和資本市場具有重要意義。江牧原表示,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將降低信息不對稱性,提升市場的公平性,從而降低非理性波動對普通投資者的影響。對資本市場而言,有助于遏制投機性交易,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和長期投資,有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田利輝認為,全面從嚴監管程序化交易,有助于提升交易環境的公平公正性,促進市場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避免量化策略同質化引發的共振下跌,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21:56 | 瑞康醫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429.1... |
21:56 | 乾照光電:第六屆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1:56 | 乾照光電:第六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1:56 | 乾照光電:4月11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6 | 星帥爾:4月7日回購公司股份288010... |
21:56 | 新農開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21:56 | 新勁剛: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
21:56 | 香農芯創: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56 | 香農芯創:第五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6 | 香農芯創:4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56 | 廈門港務:4月1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1:56 | 偉星新材: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二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