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月21日,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艷春在“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近年行政處罰案例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系統性、隱蔽性、復雜性特征愈發突出。
具體來看,一是“假賬做全套”,對資產、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等會計科目系統性同步造假,財務數據形成勾稽,甚至有的對生產、采購、銷售、物流、庫存等經營環節全鏈條整體掩飾,識別難度持續加大;二是利用隱秘關聯方、“殼公司”、第三方構建無經濟實質的交易,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隱蔽性不斷增強;三是大股東、實控人“驅動型”造假頻發,有近15%的財務造假同時伴生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問題,公司治理和內控體系約束不足;四是為滿足融資條件、維持上市地位或者避免大股東股權質押“爆倉”實施的財務造假有所抬頭,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的風險外溢時有發生。
針對上述情況,何艷春表示,證監會持續對財務造假案件實施全鏈條打擊懲處:一是在處罰力度方面,2024年對61起財務造假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同比增長17%;案均處罰金額1577萬元,同比增長12%;對7起案件按照法定高限處以罰款,同比增長75%;對69名“董監高”人員實施市場禁入,同比增長9.5%。二是在責任追究方面,有35起案件在處罰上市公司及其責任人員的同時,還追究大股東、實控人等“首惡”組織指使責任,同比增長近60%;對39家中介機構作出行政處罰,對5家中介機構暫停業務,不斷壓實保薦人、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的“看門人”責任。三是在監管協同方面,牽頭建立第三方配合造假線索通報處理機制,將金融機構、上下游客戶、第三方企業等配合造假的線索移交相關主管部門或屬地政府。
何艷春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懲防并舉、標本兼治,通過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輿情監測、投訴舉報處理等多渠道識別造假線索,特別是完善線索舉報獎勵制度,切實發揮內部“吹哨人”的作用,緊盯財務洗澡、業績變臉、異常換所等可疑跡象,提升違法違規發現能力,優化調查流程,提高處罰效率,持續鞏固并不斷強化“嚴”的氛圍。同時,將推動進一步加強民事賠償和刑事打擊,強化立體追責。
(編輯 李波)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