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穩住股市、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推動專業機構投資者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提高權益投資比重”的重要決策部署,近日,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審議同意,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針對商業保險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提出了系列舉措。
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保險資金而言,權益資產已經成為保險資金的重要配置選擇,本次新政進一步優化了險資入市途徑。
我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2萬億元
商業保險資金來源穩定、償付周期長,是典型的長錢。從資金來源來看,商業保險主要依托廣大投保人定期繳納的保費,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持續性。從償付周期來看,商業保險的理賠往往發生在保險合同約定的特定事件發生之后,如長期壽險的保障期限可長達幾十年,甚至伴隨被保險人一生。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引導、市場需求提升、行業快速發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規模顯著增長。截至2024年底,我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2萬億元,并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
然而,商業保險資金投資權益資產整體比例不高,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商業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約為25%,但持有A股流通市值(含權益類基金)規模約3.2萬億元,占比僅10%。其中,五家大型國有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為30%,但實際投資A股比例僅約為11%,距離政策比例上限還有較大空間。
當前商業保險資金投資A股比例偏低
當前商業保險資金投資A股比例偏低,主要受限于績效考核、償付能力、會計核算等方面要求。
一方面,績效考核短期化,長期導向不明。商業保險行業普遍存在短期考核問題,致使商業保險公司過度追求短期收益,影響長期資金屬性發揮。
針對上述問題,2023年10月份,財政部印發專門通知,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考核調整為“3年周期+當年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但當年度考核指標權重仍然較高,權益市場短期波動仍會直接影響公司當期業績表現,導致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短期波動的容忍度降低,難以踐行長期投資理念。
另一方面,償付監管偏嚴格,制約權益投資。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受償付能力監管指標約束,償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權益投資比例政策上限越高。
2021年3月份償付能力新規要求全面穿透計量風險后,保險行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20年底的246%下降至2024年6月底的196%,各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比例上限也不同程度地降檔。此外,償付能力新規對權益資產超配采取更為嚴格的限制業務措施,致使保險公司在實際投資中不得不預留較大空間,進一步影響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積極性。2023年9月份,經國務院同意,金融監管總局調降了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等股票的風險因子,但調降范圍和幅度較小,與市場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會計核算放大利潤波動,約束長期投資。根據現行會計核算標準,除長期股權投資外,商業保險公司一般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對權益類資產進行核算,權益類資產的價格變動會直接體現在保險公司當期利潤表中,導致保險公司權益投資行為趨于保守和短期化。
2023年11月份,證監會會同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推動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具體由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共同出資500億元設立私募基金投資二級市場股票,并試點權益法核算。在權益法核算模式下,投資股票的價格變動不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當期利潤,而是根據被投資公司的凈利潤和分紅情況進行調整,有利于保險資金堅持長期投資,但該試點目前仍面臨資金規模有限、協調成本較高等問題。
三方面推動商業保險資金入市
商業保險資金負債成本高、期限長,在目前債券市場利率整體下行、保險資金利差損風險加大的背景下,提高A股投資比例,有利于商業保險資金逐步增厚長期收益。因此,《方案》提出以下三項舉措:一是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凈資產收益率當年度指標權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于60%。二是在現有基礎上,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其中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這將每年為A股新增數千億元長期資金。三是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后續逐步擴大參與機構范圍和資金規模。
“此次方案提到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要求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于60%。”鄒迎光認為,長周期考核將有效提升險資入市意愿和波動承受能力。發展潛力大、治理結構優、投資者回報強的上市公司有望在此過程中獲得增量資金青睞并從中受益。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上措施將切實為股票市場帶來保險增量資金,有利于穩定市場信心。此次對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做出優化,更側重于對保險公司長期投資業績和風險管理能力的評估,引導保險公司將目光放得更為長遠,有望更好發揮保險機構長期資金的優勢,助力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編輯 才山丹)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