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9月5日,浙江證監局發布一份內幕交易罰單,作為某地方政府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趙某剛內幕交易“明牌珠寶”獲利37.89萬元,最終被證監會罰沒287.89萬元。
《證券日報》記者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開出內幕交易罰單68張(含2張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同比明顯增多。同時,年內查處的內幕交易呈現四大特點:內幕交易領域呈多樣化、上市公司“關鍵少數”帶頭、“窩案”頻發、內幕交易可轉債。
受訪專家認為,整治內幕交易“頑疾”,需要防打并舉。防范方面,需要加強上市公司合規管理,從各方面各環節減少內幕信息泄露;打擊方面,需要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內幕交易行為進行精準識別,并加強合作,共同打擊內幕交易行為,此外要盡快完善內幕交易的民事賠償制度,提高違法成本。
打擊力度加大
據記者統計,上述68張罰單的處罰對象涉及1家上市公司和87名自然人,合計罰沒金額超過6億元,對內幕交易的打擊力度明顯加大。
談及今年內幕交易罰單增多,浙江六和(寧波)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張志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直以來,內幕交易是資本市場的“頑疾”,隨著我國法律的完善、大數據的運用和打擊力度的加強,內幕交易的處罰也隨之增多。
從年內證監會查處的內幕交易案來看,有四大特點。首先,內幕交易領域呈多樣化。并購重組依舊是內幕交易重災區,與此同時,定增、分紅、分拆上市、業績預告等領域內幕交易增多,還有2例是避損型內幕交易。其中,有4份內幕交易罰單涉及定增,如于某因工作原因知悉福日電子定增的內幕信息,汪某政在內幕信息敏感期與于某等聯絡接觸,2人內幕交易“福日電子”被合計罰沒6370余萬元。
其次,上市公司“關鍵少數”帶頭內幕交易。如贛鋒鋰業董事長、時任總裁李某彬在贛鋒鋰業籌劃收購江特電機時,安排贛鋒鋰業時任董事會秘書歐陽某,利用“贛鋒鋰業”證券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ST江特”股票,最終,江西證監局對贛鋒鋰業和兩人罰沒502.11萬元。
再如8月20日,新萊應材公告稱,收到江蘇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水波構成建議他人內幕交易違法情形;時任董事會秘書郭紅飛,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朱孟勇,財務部門工作人員賈巧玲、方豐,構成內幕交易違法情形。江蘇證監局擬對5人罰沒767.43萬元。
再次,內幕交易“窩案”頻發。8月份,廣東證監局對涉內幕交易科達制造開出5份罰單,在科達制造籌劃控股子公司安徽科達分拆上市敏感期內,科達制造員工、中介機構人員等5人內幕交易科達制造,被廣東證監局罰沒892.12萬元。8月下旬,證監會對涉內幕交易榮盛石化開出4份罰單,在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入股榮盛石化敏感期內,4人內幕交易榮盛石化股票,被證監會合計罰沒1477.14萬元。
最后,內幕交易可轉債。1月份,山西證監局對張某、余某東內幕交易“本鋼轉債”“攀鋼釩鈦”“凌鋼股份”“凌鋼轉債”開出罰單。其中,在鞍鋼集團重組凌鋼集團敏感期內,2人同時內幕交易“凌鋼股份”和“凌鋼轉債”。最終,山西證監局對2人罰沒587.21萬元。
提高內幕交易違法成本
今年以來,對內幕交易的刑事追責力度加大。例如,7月份,某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已收到了法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因犯內幕交易罪,控股股東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90萬元。同時對控股股東的違法所得32.73萬元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8月份,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召開證券期貨犯罪審判情況新聞通報會。據介紹,該院共受理證券類刑事案件47件,其中,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案42件,成為當前審理證券犯罪案件的“第一大罪”,占全部受理案件的89.36%。
“隨著證券法的修訂、刑法修正案的出臺,我國關于打擊內幕交易行為的立法體系已日趨完善。”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執法層面,日益隱蔽、復雜的內幕交易手段,對于執法部門的監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執法部門應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并加強合作,共同打擊內幕交易行為。
張志旺表示,需要防打并舉。在防范方面,交易信息的醞釀、形成和披露,涉及各環節及不同主體,應落實信息源頭的合規管理;在打擊方面,對有內幕交易嫌疑的行為應及時查處,另外完善內幕交易的民事賠償制度,盡快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讓內幕交易行為人在民事上承擔應有的責任。
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加大對內幕交易舉報等政策的宣傳力度,嚴格執行刑事移送、刑事立案標準,更有力地震懾內幕交易。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