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琪)6月19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領先,持續展現出“穩”的底氣、“新”的活力、“大”的潛力、“強”的韌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中國經濟仍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
“對外開放是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李云澤表示,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堅定不移擴大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指導金融機構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研究放寬非銀金融機構的外方股東范圍,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各類業務試點,支持在華外資機構深耕中國、穩健經營。
李云澤認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保險業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并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險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要找準三大著力點
“保險業要在大有可為的時代大有作為,必須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奮力寫好‘五篇大文章’的保險篇,切實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李云澤說。
李云澤表示,保險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要找準三大著力點:
一是聚焦創新發展,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推動保險業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健全涵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保險產品體系。完善“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政策機制,更好發揮集成電路共保體作用。加大保險資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以及創業投資等支持力度。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機制,推動新能源車“愿保盡保”,鼓勵保險機構加強綠色產業、綠色消費等方面的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
二是圍繞民生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前,農業保險為1.64億戶次農戶提供保險保障,大病保險覆蓋人群達到12億人,保險業積累的養老準備金超過6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準備金超過2萬億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推動加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養老保障和財富管理需求。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提高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覆蓋面,推動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積極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有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三是著眼安全應急,持續促進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推動健全多方參與的巨災保險保障體系,指導保險機構發揮風險管理專業優勢,做好事前防災、事中減災、事后救災。加快發展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領域責任保險,強化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損失補償和事故預防功能,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社會問題,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加快推動健全金融法治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李云澤表示,總體看,中國保險市場潛力巨大、空間廣闊,我們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發展解難題,推動保險業開創新局面、邁上新臺階。
一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實現降本增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推動保險業堅持內涵式發展、特色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規模向以價值和效益為中心轉變。引導保險機構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績觀、風險觀,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經營管理效率。豐富產品供給,完善保障服務,推動供需更加適配。下大力氣改革銷售體系,開展保險中介清虛提質行動,持續推進“報行合一”,全面深化銀保合作,探索優質非銀金融機構保險代理試點。
二是深刻把握發展規律,強化資產負債聯動。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強化逆周期監管,完善償付能力和準備金規制,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推動保險機構強化資產負債統籌聯動,將其貫穿經營管理全鏈條各環節。進一步健全保險產品定價機制,指導保險機構調整產品結構,有效防范利差損風險。推動保險機構堅持長期投資、穩健投資、價值投資,探索開展長周期考核,努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三是著力夯實發展基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加快推動健全金融法治,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研究出臺推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優化保險機構布局,加快高風險機構改革化險。大力規范市場秩序,堅決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宣傳普及,提升全社會和人民群眾的保險意識。引導保險機構精心呵護行業信譽,讓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成為保險從業者的行為準則和自覺遵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塑造可信賴、能托付、有溫度的保險業良好形象。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