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4月7日,因浙江明泰控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記者據滬深北交易所網站數據統計,截至4月8日,年內累計有102家企業上市申請終止,同比增長34.21%。其中,1家企業因為IPO上會被否,1家因未及時消除中止審核情形或補充提交有效文件而被終止審核,另外100家均為主動撤單。
受訪專家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IPO仍將從嚴審核、從嚴把關,節奏仍會放緩。從長期來看,隨著“兩強兩嚴”監管新理念的貫徹執行,以及發行市場生態改變,擬上市企業和中介機構提高申報質量,IPO將恢復常態化,市場也將迎來更高質量發展。
主動撤單數量大增
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主動撤回上市申請企業數量大增,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環境的變化,部分企業更為謹慎,為后續登陸資本市場預留空間。
深圳大象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周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IPO排隊企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包括市場環境、企業經營等層面的問題,這些不確定性導致主動撤單數量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對IPO全鏈條從嚴監管,加大現場督導和現場檢查力度,部分有問題企業“知難而退”。
華商律所執行合伙人齊夢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業績下行的原因外,企業IPO信息披露質量不過關、“帶病申報”,在監管審核和現場檢查中被發現問題而主動撤單也是原因之一。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隨機抽取和問題導向現場檢查力度,大幅提升現場檢查比例,形成充分發現、有效查實、嚴肅處置的監管鏈條,有力震懾財務造假。同時,對現場檢查中的撤回企業“一查到底”,切實落實“申報即擔責”。
證監會近日披露的《2024年度中國證監會部門預算》顯示,“組織部署對首發企業檢查比例不低于25%”。去年該項數據則是不低于5%。可以預期,今年IPO現場檢查比例將大幅提升。
嚴審未盈利企業
上述102家終止上市申請的公司中,擬登陸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公司家數分別為35、12、30和25。其中,未盈利企業IPO撤單明顯增多,5家適用科創板第四套上市標準的企業撤回IPO申請,去年全年僅4家。
據上交所官網,科創板第四套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周力表示,該標準只考慮上市公司市值及營業收入指標,因此吸引部分研發投入大、成長性較高、業績波動大但業績虧損的企業進行申報。今年以來,監管明確要求“從嚴監管未盈利企業上市”,部分企業一二級市場估值出現“倒掛”,這導致部分適用該標準的企業主動撤單。
《意見》提出,進一步從嚴審核未盈利企業,要求未盈利企業充分論證持續經營能力、披露預計實現盈利情況,就科創屬性等逐單聽取行業相關部門意見。
“從目前這種情況來看,監管部門要求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因此未來IPO申報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可能成為一個更為嚴格的考量標準。”周力說。
嚴審未盈利企業,是為了防止“偽科技”企業上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云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科創板未盈利企業的“隱形”上市門檻已經提高。同時,這也反映了市場對于科技創新企業的期待和要求在提高,企業需要具備持續經營的能力。通過嚴審未盈利企業,來篩選出真正有潛力的“硬科技”企業,有助于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從而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排隊上市企業數量下降
今年以來截至4月8日,滬深交易所未受理新增IPO項目,北交所受理2家公司上市申請。在終止項目數量大增、新增項目放緩背景下,排隊上市企業數量也在下降。據滬深北交易所數據統計,截至4月8日,592家企業處于上市申請排隊中。
對于三大交易所新受理項目放緩,周力表示,這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自2023年開始,監管部門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IPO節奏也受到二級市場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是監管部門加強了對IPO項目的審核標準,提高了對上市公司質量的要求,這可能會導致一些企業無法通過IPO審核,從而影響新增IPO項目的受理數量。
日前,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表示,將從三方面提高上市門檻,包括上市前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適度提高部分板塊財務指標;從嚴監管未盈利企業上市等。
周力認為,從目前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來看,未來IPO審核可能會更加嚴格,對上市公司的質量要求也會更高。
齊夢林表示,今年證監會多次強調“申報即擔責”,從嚴把好IPO入口關,倒逼申報企業提高IPO申報的質量,為適應這一變化,部分企業采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同時從壓實中介機構責任角度看,中介機構全面提高工作質量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這些都對IPO項目提出更為精細化作業的要求,擬上市企業及中介機構需要更多時間夯實基礎工作。伴隨著市場好轉,申報企業在強監管背景下進一步提高申報質量,發行市場將會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