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月19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法治司負責人程合紅介紹有關資本市場法治建設情況。程合紅表示,證監會將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監管制度規則的立法水平,努力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首席檢查官、稽查局局長李明,期貨司司長李至斌,處罰委辦公室主任滕必焱,投服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夏建亭,就稽查執法、財務造假、股指期貨空頭持倉以及投資者權益保護等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三方面
完善資本市場法律制度
據程合紅介紹,接下來,證監會將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完善資本市場法律制度:一是做好貫徹實施期貨和衍生品法、新公司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等新的法律法規配套制度規則的制定完善工作,確保新的法律制度的落地與前后銜接一致,包括修改制定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辦法等。二是配合做好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制定完善工作。三是持續做好證監會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日常立改廢釋工作。
程合紅表示,下一步,在深入推進證券期貨法律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證監會將結合市場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新需求,更加注重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和制度規則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嚴格遵循立法程序,更加廣泛深入地聽取市場和社會各方的意見建議,對各方關注的重要問題加強評估論證,公平合理地兼顧市場各方的正當利益訴求,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監管制度規則的立法水平,努力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稽查執法
還要體現“治”的效果
李明表示,近一段時期,證監稽查執法著重從三方面扎實推進工作:立足“打早打小”,強化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保持嚴的基調,依法從嚴打擊各類證券違法行為;注重發揮執法合力,強化行刑立體追責懲治效果。
“監管是證監會的主責主業,稽查執法是主責主業的核心和關鍵一環。”李明表示,“我們注意到市場上有一些觀點,一提活躍市場,就認為不能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一說提振投資者信心,就不敢打擊欺詐、造假。這種把稽查執法與市場發展對立起來的想法,是不對的,也是不符合實際的。”
李明認為,稽查執法不僅要發揮“懲”的功能,還要體現“治”的效果。依法懲罰造假、欺詐,讓不法之人付出沉痛代價之后,還要配合有關部門督促違法者整改,消除不法狀態,消除不良影響,恢復原狀,督促加強上市公司等主體的內控與合規建設,為投資者提供真實透明規范的上市公司,結合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反饋日常監管,完善規則體系,提升資本市場監管治理效能,這是最好的投資者保護,也能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穩定市場、活躍市場的長期信心。
構建“長牙帶刺”
立體追責體系
滕必焱表示,財務真實性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石,財務造假破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毒瘤”。下一步,證監會將始終保持對財務造假的監管執法高壓態勢,依法加大對財務造假案件的懲處力度,同時堅持“一案雙查”,對未勤勉盡責的中介機構一并查處,堅決打破造假“生態圈”。
需要指出的是,行政處罰只是追責的起點。證監會將持續加大與公檢法各部門的聯動,綜合運用行政監管措施、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誠信懲戒和退市監管、自律管理等手段構建起“立體追責”體系,形成各司其職、有機銜接、齊抓共治的工作格局,不斷提高違法成本,提升廣大投資者對執法工作的獲得感和投資安全感。
在行政處罰方面,滕必焱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保持“嚴”的行政執法主基調,堅持“零容忍”,錨定“高質量”,在行政處罰案件審理工作中,把握好法律規定的證券違法行為構成要件,從嚴追究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中介機構失職缺位等違法行為緊盯不放、嚴懲不貸,強化震懾助力打假防假;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嚴格規范精準執法,助力維護公平交易秩序;積極支持刑事司法和民事賠償等工作,構建“長牙帶刺”立體追責體系,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股指期貨空頭持倉
大多是套期保值倉位
近期,有消息稱,某些機構在股指期貨上開大額空單,惡意做空市場。對此,李至斌表示,證監會已關注到,并對有關情況進行了排查。當前,股指期貨的整體持倉較為分散,暫未發現客戶集中大量加空倉的現象,也暫未發現關聯賬戶聯合做空的行為。由于期貨公司沒有自營業務,期貨交易所披露的期貨公司持倉均為經紀業務客戶的持倉。經排查,目前股指期貨的空頭持倉很大一部分是客戶的套期保值倉位??蛻暨M行套期保值,有利于其穩定股票市場持倉。
談及近期股指期貨期權市場運行情況,李至斌表示,股指期貨期權是資本市場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在促進市場結構優化和穩定運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股指期貨期權市場總體運行穩健。證監會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加強對交易行為的全流程監管,加大監測監控預警排查力度,全力維護市場安全平穩運行。
積極支持
投資者發起普通代表人訴訟
談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公益維權訴訟方式,夏建亭表示,集體訴訟是2019年修訂的《證券法》的創新制度安排,投保機構是原告唯一代表人,投資者“默示加入、明示退出”,就是說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只要不明確拒絕就可以得到保護。除集體訴訟外,投資者服務中心還積極支持投資者發起普通代表人訴訟。另外,2019年修訂的《證券法》實施后,投資者服務中心積極開展了股東代位訴訟。
“在實踐中,有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不還,上市公司也不主動索要;有的上市公司承擔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責任后,不主動向實控人、董監高等責任人追償。”夏建亭表示,究其本質,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等實際把持、控制了上市公司,通過上述方式中飽私囊,損害了公司利益,更損害了上市公司其他股東,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服務中心可以代上市公司起訴,向這些特殊人群主張賠償責任。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