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貴州資本市場各方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根本宗旨和落實國發〔2022〕2號文件,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和貴州發展大局,聚焦“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以及“六大產業基地”建設,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作用,有力支持服務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上市公司質量持續提升,在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安達科技、世紀恒通成功上市,貴州實現北交所上市公司“零”突破,貴州上市公司群體持續壯大、結構進一步優化。貴州有A股上市公司36家,其中科創板3家、創業板3家,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排第25位,科創板公司數量在西部排第3位。2023年前三季度,貴州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2365.77億元,同比增長8.64%;凈利潤674.42億元,同比增長11.4%。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占貴州同期GDP總額的15.41%,增速比同期GDP快3.84個百分點。振華科技等3家公司完成再融資,貴州茅臺等27家公司通過分紅、回購、增持提振投資者信心,一批優質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不斷做大做優做強,上市公司科技成色更足、創新底色更強,以中偉股份為代表的新能源電池材料、中航重機為代表的高端裝備、振華科技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持續領跑行業發展、引領科技創新和帶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有力助推貴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經濟轉型升級。
二、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持續發揮,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貴州頂壓前行、攻堅克難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轄區資本市場合計融資717.26億元,持續為貴州發展注入“活水”,助力貴州在多重約束中實現有效突破、在債務化解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實現全省經濟運行逐季回升向好。其中5家上市公司融資45.48億元,25家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融資337.3億元,3家企業發行ABS融資334.43億元。6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資產管理規模達1800億元,貴州茅臺參與設立110.2億元產業發展基金,私募基金有效發揮引領作用,撬動銀行及社會資本1900余億元,支持一批優質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助力貴州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三、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積極發揮功能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貴州“保險+期貨”在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中”獲得政策傾斜,全年落地“保險+期貨”項目189單,保額超20億元,保額、補貼額、賠付額及項目數均超往年總和,“保險+期貨+銀行”的模式在貴州“破冰”,已向企業和農戶授信或發放貸款1.5億余元,有力支持保供穩價和農企農戶規避風險。證券公司通過發行次級債、短期融資券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加快推進業務轉型,積極服務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全年合計為實體企業融資超500億元,主動管理資管產品規模超370億元,首次進入國有大行“白名單”并成功發行產品。
四、監管與服務呈現新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生態基本形成
堅持寓服務于監管,以強監管嚴監管為貴州利用資本市場創造良好環境。全年對76家市場主體開展現場檢查,采取行政監管措施26單,對3起違法違規線索立案調查,作出行政處罰3單,護航貴州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與貴陽市等9個市(州)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貴州財監局、省工商聯、貴陽中院等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市場發展、風險防控等多項綜合服務和協作監管機制,發揮各方優勢,更好形成工作合力。“貴州資本市場”公眾號、動靜貴州“投資者之窗”等資本市場宣傳平臺影響力持續提升,人民網、新華社、四大證券報、貴州電視臺、貴州日報等30多家媒體圍繞全面注冊制改革、資本市場服務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主動發聲,行業機構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和投資者教育活動,提高對非法金融活動的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五、資本市場主動踐行社會責任,積極服務鄉村振興
設立“證愛貴州”資本市場教育慈善計劃,首期認籌捐贈金額達900余萬元,首年覆蓋9個市(州),資助獎勵563名優困學生,在24所學校設立獎學金或鄉村教師穩崗津貼,有力支持貴州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重點幫扶地區教育事業。上市公司在環境保護、公益慈善、鄉村振興等方面合計投入資金約11億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產業帶動優勢。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接續推動幫扶地區發展,僅向從江縣秋里村捐贈達500萬元幫扶24個項目,產業振興等取得初步成效。上交所公益基金持續發揮培訓引導作用,幫助貴州干部提升利用和發展資本市場的能力。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